• 尿崩症中西医综合治疗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中西医综合治疗 西医治疗 原发性垂体性尿崩症采用替代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替代治疗用于完全性垂体性尿崩症,加压素制剂有下列各种剂型: 1.水剂加压素 皮下注射,每次5~10u,作用时间仅4~6...

  • 头部外伤后尿崩症的诊断和治疗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头部外伤后尿崩症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8年第4期第14卷 论著摘要 作者:武日富 郭多文 单位:037003 山西大同矿务局第一职工医院神经外科 一、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4例。最大年...

  • 尿崩症患者的耳针疗法(一)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选脐点、内分泌、交感、神门、渴点、肺肾、膀胱等穴 每次2~3穴,留针20分钟或埋针。...

  • 夜尿频搅美梦 试试食疗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夜尿增多,令人不胜其烦,扰乱睡眠导致再无往日风采,试试简单的食疗,让你一觉睡到天亮。 尿频繁是件令老年人烦恼的事,小则两三次,多则七八次,有人整夜尿量甚至超过了白昼。睡眠受扰,还容...

  • 尿崩症概述及临床表现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概述: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烦渴、多饮、多尿及低比重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 本病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各个部位的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

  • 尿崩症如何治疗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尿崩症是指下丘脑—垂体后叶病变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或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不起反应而引起的一组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症群,前者称中枢性尿崩症,后者称肾性尿崩症,属中医“消渴”范...

  • 尿崩症症状与糖尿病症状相似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尿崩症的主要症状虽然与糖尿病的症状非常相似,但尿崩症是由于缺乏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荷尔蒙所致,它与血糖和能量运用完全无关。 大多数患儿是因为垂体没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导致尿崩症的发生,也有...

  • 尿崩症患者的注意事项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1、尿崩症患者治疗期间应给予足量饮水,防止失水、失钾,同时也应防止饮水过量而致水中毒。 2、患者应增加营养,饮食少盐,忌辛辣食品。 3、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刺激,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

  • 尿崩症会有哪些表现症状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尿崩症会有哪些表现症状?这是许多人想要了解的一个问题,人体内正常情况下,身体器官的运行都是很稳定的。但是当身体出现病变时,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变化。尿崩症就是因为肾脏不能保存水分,导致...

  • 尿崩症手术治疗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利用血浆、尿渗透压测定可以诊断尿崩症,方法可靠、安全、临床医师可迅速诊断并开始治疗。 治疗原则: 1.激素替代疗法。 2.抗利尿药治疗。 3.继发性尿崩症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

  • 什么是家族性尿崩症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数自幼起病,一岁以后多尿更趋明显,少部分7~8岁才出现症状,到青春期更为明显,有些人将此型归于肾性尿崩症之内,也与遗传有关,由一单纯显性基因所决定,发病原理为渗透压受体的缺陷,而不是...

  • 肾性尿崩症的治疗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无特效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保证液体入量和适当限制钠盐,以保证血容量和血钠在正常范围。水的入量须保持在6~10l/m2/d。并应注意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由于患儿每排出一个mosm的溶质需要...

  • 尿崩症患者的常规护理(健康指导)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1、患者由于多尿、多饮,要嘱患者在身边备足温开水。 2、注意预防感染,尽量休息,适当活动。 3、指导患者记录尿量及体重的变化。 4、准确遵医给药,不得自行停药。 5、门诊定期随访。...

  • 尿崩症的危害_尿崩症2017年06月17日

    中枢性尿崩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和多饮,症状轻重与adh缺乏程度有关,起病缓慢,少数突发,起病急缓与病因有关,根据adh缺乏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其它伴随症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末页
  • 699
  •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