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的治疗你知道几种方法呢?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肝腹水的五种治疗方法。患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进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第一、利尿加白蛋白
这是西医治疗肝腹水的常用方式,治疗过程中给患者服用利尿剂,同时补充白蛋白。利尿剂虽然在肝腹水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它的使用一定要控制好剂量,剂量的多少因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素质而异。
第二、放腹水
如果说利尿加白蛋白的肝腹水治疗方式对患者没有疗效,那么就往往采用放腹水这种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症状。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肝昏迷的状况,每次放腹水的量都不要过多,这种方式只是单纯的放腹水,只治标不治本。
第三、中医峻泻疗法
峻泻疗法是中医治疗肝腹水的方式。让患者饮用用巴豆、大黄、茵陈、大戟等中药研制的泻水,利用它消毒散结的功能消除患者体内的积水。患者在采用这种肝腹水治疗方式时,要遵循扶正为本的原则,因为这几味药对人体元气损伤特别明显,如果不加以扶正就会导致病情恶化。
第四: 一般治疗法:
一般治疗是治疗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的基础,包括去除诱因,卧床休息,限盐,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以及高纤维素富于维生素、软而易于消化饮食。肝硬化腹水早期即有钠、水潴留,此些患者对钠水多不耐受,摄入1g钠盐可潴水200ml,因此限制钠盐有利于消除肝腹水,一般将钠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2g(88mmol)左右;另外,还应尽可能控制液体入量,一般肝腹水患者每日摄入量不应超过1000ml,对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应限制在每日500ml以内,以减少钠水潴留。
补充白蛋白法:
当血清白蛋白低于25~30g/l,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易导致肝腹水的发生。因此,在治疗上应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方法为每次输注人体白蛋白10~20g,每周2~4次,严重者可以每日一次。补充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可有效改善对利尿剂的反应性,预防肝腹水的复发。
排放肝腹水与肝腹水回输法:
当肝腹水量大,影响心、肺、肾功能时,可直接排放肝腹水减轻腹腔压力,改善肾脏功能,一般一次肝腹水排放量以2000~3000ml为宜,较大量排放肝腹水,如一次排放4000~6000ml时,需同时输给较大剂量的人体白蛋白(40g左右)。排放后,腹部应用腹带加压包扎。肝腹水回输系一安全、有效的排除腹水措施,凡肝腹水量较大者,可配合应用2~4次,可迅速缓解症状、利尿,有助于肝腹水的消除。对无心肺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可作肝腹水浓缩回输腹水的营养和治疗。
第五:利尿药物法:
肝腹水量少时可以不必排放腹水,首先给予利尿药物以达到清除肝腹水的目的。
1.肝腹水早期应进行积极、合理治疗,一般以休息、限盐为主,血浆蛋白降低者可输注人体白蛋白、纠正血浆渗透压,此时腹水往往消退,对经上述处理无效,基础尿钠排出量在50~100mmol/d的患者,可酌予少量利尿剂,一般可给安体舒通100mg/d。
2.肝腹水中度尿钠排出量较低者,常伴有醛固酮增多,一般联合应用醛固酮拮抗剂,常于安体舒通(100mg/d)服药3d后短期联用适量双氢克尿塞等泮类利尿剂或速尿(40mg/d)口服,多数患者安体舒通用到200mg/d加速尿80mg/d,能收到满意排钠利尿效果。
中医中药以胃苓汤(平胃散加四逆散即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白术、泽泻、猪苓、茯苓)为主方剂,以及单味药泽泻、猪苓、茯苓、车前子等均有良好利尿作用,而无明显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对早期发生的小量腹水,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往往随利尿逐渐增多,一般状况改善,腹水缓缓消退。对中度以上腹水加中药亦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肝腹水患者很痛苦,天天挺着“大肚子”,行动生活都很不方便。所以以上的治疗方法您可以尝试,帮助您早日摆脱被病魔纠缠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