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患者的症状以及诊断方法_肝腹水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1
【导 读】肝腹水患者的症状以及诊断方法?肝腹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患上肝腹水会时时刻刻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得了肝腹水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肾脏功能,由于大家对于肝腹水的症状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诊断的方法有初始调查、腹水

  肝腹水患者的症状以及诊断方法?肝腹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患上肝腹水会时时刻刻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得了肝腹水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肾脏功能,由于大家对于肝腹水的症状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诊断的方法有初始调查、腹水检查、腹水蛋白和腹水淀粉酶、腹腔穿刺。肝腹水病因复杂,了解肝腹水常识进行相应的肝腹水预防十分必要。

  1、初始调查:通过病史和查体常可发现腹水的明显病因,进行明确诊断。对于肝腹水患者来说,不能想当然的认为酗酒者即有酒精性肝病。入院时肝腹水诊断必须检查包括诊断性腹腔穿刺,测定腹水的白蛋白和总蛋白、腹水白细胞计数和培养、腹水淀粉酶、当怀疑恶性肿瘤时应该行腹水细胞学检查。其他肝腹水诊断的方法包括腹部超声,血液学检查如尿素氮、电解质、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和全血细胞计数。

  2、腹水检查:腹水白细胞计数和培养,所有肝腹水诊断应该筛查是否存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存在,占在以肝腹水入院患者的大概14%.腹水白细胞数240/mm2(0.24*109/l),没有内脏穿孔或炎症时即可诊断sbp.肝腹水的红细胞数多<1000/mm2,血性腹(40000/mm2)在肝硬化者的发生率约2%.肝硬化伴血性腹水的患者中大概20%为肝癌。不过有40%的血性腹水患者找不到病因。

  3、腹水蛋白和腹水淀粉酶:传统肝腹水诊断以腹水蛋白浓度24g/l为界把腹水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主要用于区分腹水的原因,如恶性肿瘤常常为渗出液而肝硬化常为漏出液。不过临床实践中常会产生错觉,血清-腹水蛋白梯度(sa-ag)则优于上述分类,准备率可达97%.

  4、腹腔穿刺:最常用的穿刺点为脐侧14cm左右,注意避开肿大的肝脾,常为腹部的左右下限。腹壁上下动脉多在脐侧并走向腹股沟中点,应注意避开。单纯诊断性穿刺只需要10~20ml的腹水。穿刺的并发症腹壁血肿的发生率大概1%,更严重者如腹腔内出血或肠穿孔的发生率更低(<1/1000)。凝血机制异常者不是腹穿的禁忌症,大部分肝腹水患者具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一定程度的血小板减少症。没有证据支持在腹穿前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尽管当血小板严重减少时(<30000),大多数临床医师会输注混合血小板以减少出血风险。

  综上所述:大家听了以上小编对肝腹水早期症状这一问题了解一些了吧,所以我们提醒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哦,因为只有正规的医院才会更加的安全哦,小编再此祝愿大家能够早日康复!

标签:
看了又看
  • 怎样有效的预防肝腹水_肝腹水

    怎样有效的预防肝腹水_肝腹水

    大家都知道远离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疾病,可是做到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多人之觉的一次做不到,下次做到就可以了。其实这样仍然会得疾病,例如说肝腹水就是由于懒惰引起的。经专家调查研究显示,现在肝腹水了发病率...

    肝腹水
    2017年07月01日
  • 教你六招对付肝硬化腹水恶化_肝腹水

    教你六招对付肝硬化腹水恶化_肝腹水

    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肝腹水。提醒大家,肝腹水对于人体的危害很大,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危及...

    肝腹水
    2017年07月01日
  • 肝腹水生活饮食注意事项_肝腹水

    肝腹水生活饮食注意事项_肝腹水

    俗话说:怒伤肝,因此,肝癌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尽可能避免情绪过分激动,积极乐观能够缔造医学奇迹,这是肝癌肝硬化腹水患者时候都应该坚定的信念。 饮食注意事项: 注意营养丰富、软而易消化为主...

    肝腹水
    2017年07月01日
  • 肝腹水患者要怎么样进行调理_肝腹水

    肝腹水患者要怎么样进行调理_肝腹水

    专家表示,肝腹水时期,肝细胞已经广泛坏死,正常的肝脏结构被破坏,肝功能也发生异常,因此肝腹水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同时患者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做好调理,否则,肝腹水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那么,肝腹水怎么调理...

    肝腹水
    2017年07月01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