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肝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大家对肝腹水也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但是目前仍然没有治疗肝病的有效办法。那么肝腹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难以治疗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肝腹水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加深大家对肝腹水的了解。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由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性变,坏死、再生;再生、坏死,促使组织纤维增生和瘢痕的收缩,致使肝质变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而渗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
腹水最常见的病因是肝硬化,特别是酒精性肝硬化。其他肝原性病因包括慢性肝炎,尚无肝硬化的重型酒精性肝炎和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 门静脉血栓形成时除非同时存在肝功 肝脏
能损害,否则也不会发生腹水,腹水的非肝源性病因有全身性疾病(如心衰、肾病综合症、严重低白蛋白血症及缩窄性心包炎)引起的全身体液潴留和腹腔内疾病(如癌变和结核性腹膜炎) 甲状性功能减退偶尔引起明显腹水、胰腺炎则罕见引起大量腹水(胰源性腹水) 肾衰病人,特别是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偶尔发生无法解释的腹水(肾源性腹水)。
引起肝腹水的原因主要包括:白蛋白降低、门静脉压力升高、淋巴漏出增加、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等。
引起肝腹水的原因
1、淋巴漏出增加:肝硬化时的再生结节可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导致肝淋巴排泄障碍而压力增高,致使淋巴漏出增加,淋巴液进入腹腔促进腹水的形成。
2、门脉压力增高:现已明确,来源于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以及脾静脉的大量血液汇集到肝门静脉,当肝脏发生硬化时,门静脉的血液不能正常顺利地通过肝脏回流到心脏,也就是说门静脉回流受阻,门静脉内压力增高,表现为门静脉内径增宽,静脉内的压力增高,水份就容易通过血管壁漏到血管外,是引起肝腹水的原因。
3、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障碍,使白蛋白的合成显著减少,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正常人血清中白蛋白含量35-50克/升,肝硬化时常常低到30克/升以下,白蛋白在血管内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吸引并留住水份,如果血清白蛋白浓度减低到30克/升以下时,就容易发生血管内的水份漏到血管外,到腹腔中就形成腹水。
4、肾脏的作用:腹水一旦形成,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使肾灌注量减少,从而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后者又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因素均能增加水、钠在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加重腹水的程度。
5、醛固酮等增多:在正常情况下,醛固酮(可能还包括抗利尿激素)都是在肝内灭活,当肝功能不全时可引起对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不足,造成继发性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这两种激素均能引起远端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从而引起水、钠进一步的潴留,是引起肝腹水的原因。
?门静脉高压:肝脏的正常纤维结构塌陷造成肝血窦破坏,门静脉血液无法回流入肝脏造成门静脉淤血,血液直接从门静脉漏出到腹腔。
2.低蛋白血症:肝功能严重受损造成白蛋白合成障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低于组织液渗透压,水从血液进入腹腔导致腹水
3.raas系统激活:由于大量的水分从血管进入腹腔,导致全身有效血容量减少,肾血管收缩,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导致体内醛固酮升高引起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腹水。
4.心钠肽和脑钠肽分泌减少:由于有效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壁张力降低,导致心钠肽和脑钠肽分泌减少,利尿排水作用减弱。
上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一些有关肝腹水的主要原因,对于肝腹水这种疾病,因为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治疗方法,所以这种疾病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所以建议大家经常去医院做身体检查。加强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