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造成肝腹水_肝腹水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1
【导 读】家人得知自己的亲人患有肝腹水时,都是眼泪婆娑,心痛至极。认为一但患有肝腹水这么棘手的疾病,再恢复到原来那么健康已经是不可能的事。然而,不是这样的,肝腹水的治愈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所以肝腹水患者要鼓足勇气,坚持与病魔相抗衡。那么是什么造成肝

  家人得知自己的亲人患有肝腹水时,都是眼泪婆娑,心痛至极。认为一但患有肝腹水这么棘手的疾病,再恢复到原来那么健康已经是不可能的事。然而,不是这样的,肝腹水的治愈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所以肝腹水患者要鼓足勇气,坚持与病魔相抗衡。那么是什么造成肝腹水的?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由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性变,坏死、再生;再生、坏死,促使组织纤维增生和瘢痕的收缩,致使肝质变硬,形成肝硬化。

  中医认为导致肝腹水的因素如下:

  1.饮食不节 如果嗜酒无度、饮食无节制,损伤脾胃,脾虚运化失常,湿浊蕴聚中焦壅阻气机,肝失条达,气血郁滞,脾虚愈甚,气不化水,进而波及于肾,肾司开阖,肾虚开阖不利,水浊渐积渐多,终成水肿。也就是说,过量饮酒,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湿浊聚集在肝、脾等脏器,失去运化水湿的能力,逐渐损伤肾,导致肾虚。肾虚则排水不利而引起水肿。

  2.情志所伤 情志不畅,气机失于条达,以致肝气郁结,久则气滞血瘀,横逆而犯脾胃,致运化失常,水湿停留。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情志伤肝后,累及脾胃,也会导致水的运化失常,出现腹水。

  3.黄疸、积聚 病延日久,导致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水湿不化,聚而成水。这方面指出了肝硬化病程较长,造成了肝、脾、肾的严重损伤,则腹水的出现在所难免。

  肝腹水反复出现的原因 肝硬化患者是的肝脏受损严重,自身制造蛋白质的能力下降。若患者身体长期不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或者患者近期由于感染腹泻、肠胃炎、感冒发烧,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原因都会造成体内白蛋白数量急剧下降。

  患者一旦出现低蛋白血症就会产生典型的腹水或下肢浮肿,门脉高压症或体内水钠潴留也能产生大量腹水。比如摄入食盐过多或对患者用过多的生理盐水进行输液,患者血液里钠含量比较高,出现多钠症,就会造成钠水潴留出现腹水。

  总之,形成腹水的主要原因是久病体虚,正不胜邪而致水湿停留。虽然中医和西医诊断和治疗方法不同,但并没有矛盾冲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腹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肝腹水的患者虽然与疾病作斗争是幸苦的,但是当他们身体慢慢的恢复健康时,他们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他们很开心也很欣慰,因为她们没放弃,坚持到底了。

标签:
看了又看
  • 怎样有效的预防肝腹水_肝腹水

    怎样有效的预防肝腹水_肝腹水

    大家都知道远离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疾病,可是做到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多人之觉的一次做不到,下次做到就可以了。其实这样仍然会得疾病,例如说肝腹水就是由于懒惰引起的。经专家调查研究显示,现在肝腹水了发病率...

    肝腹水
    2017年07月01日
  • 教你六招对付肝硬化腹水恶化_肝腹水

    教你六招对付肝硬化腹水恶化_肝腹水

    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肝腹水。提醒大家,肝腹水对于人体的危害很大,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危及...

    肝腹水
    2017年07月01日
  • 肝腹水生活饮食注意事项_肝腹水

    肝腹水生活饮食注意事项_肝腹水

    俗话说:怒伤肝,因此,肝癌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尽可能避免情绪过分激动,积极乐观能够缔造医学奇迹,这是肝癌肝硬化腹水患者时候都应该坚定的信念。 饮食注意事项: 注意营养丰富、软而易消化为主...

    肝腹水
    2017年07月01日
  • 肝腹水患者要怎么样进行调理_肝腹水

    肝腹水患者要怎么样进行调理_肝腹水

    专家表示,肝腹水时期,肝细胞已经广泛坏死,正常的肝脏结构被破坏,肝功能也发生异常,因此肝腹水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同时患者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做好调理,否则,肝腹水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那么,肝腹水怎么调理...

    肝腹水
    2017年07月01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