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对于肝腹水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的病因不同,所以症状类型也是不同的。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肝腹水则是比较简单的,下面我们就从中医上解释一下肝腹水的病因。
在中医上面,如何在饮食,情志、黄疸积聚上面体现出引起肝腹水的呢?1、饮食的不节制,都了解在患有肝硬化后,饮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肝硬化也不例外,在中医上认为,如果嗜酒无度、饮食无节制,损伤脾胃,脾虚运化失常,湿浊蕴聚中焦壅阻气机,肝失条达,气血郁滞,脾虚愈甚,气不化水,进而波及于肾,肾司开阖,肾虚开阖不利,水浊渐积渐多,终成水肿。也就是说,过量饮酒,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湿浊聚集在肝、脾等脏器,失去运化水湿的能力,逐渐损伤肾,导致肾虚。肾虚则排水不利而引起水肿。2、情志所伤情志不畅,气机失于条达,以致肝气郁结,久则气滞血瘀,横逆而犯脾胃,致运化失常,水湿停留。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情志伤肝后,累及脾胃,也会导致水的运化失常,出现腹水。3、黄疸、积聚病延日久,导致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水湿不化,聚而成水。这方面指出了肝硬化病程较长,造成了肝、脾、肾的严重损伤,则腹水的出现在所难免。
以上就是关于从中医角度如何理解引起肝腹水病因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肝腹水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久病体虚。虽然中医和西医的诊断不同,但是治疗并不冲突,也可选择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也不为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