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类型有哪些?脂肪的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体重下降、乏力或隐痛,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少数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轻度的黄疸症状。在中医中对脂肪肝的论述为,脂肪肝属于“积聚”与“瘀痰”范畴,症见舌质暗,可伴紫点、瘀斑,腻苔,出现率约占病人的65%。该病的发生机理,是以气虚、气滞为本,以血瘀、湿热或痰饮为标,以饮食不节、运动过少、过度脑力活动或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虚、气滞于内,肝脏络脉阻塞,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按照所述病机,脂肪肝可大致分为4型,其治法如下:
脂肪肝的类型1、气虚气滞型治法为健脾益气和中,佐以疏肝解郁行气。方当以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并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化裁。
全方健脾补气理气为主,兼有行血,调肝为重,佐以健脾,柴胡为升,枳壳为降。主要药物为:党参15g,炙黄芪24g,炒白术10g,醋柴胡8g,炒枳壳6g,炒白芍10g,生甘草6g,全当归10g,云茯苓24g,刘寄奴15g,益母草15g。
脂肪肝的类型2、气滞血瘀型方法为疏肝养血,活血化瘀。以膈下逐瘀汤为主加减。
全方气血双调,养血破瘀,以降为主,降中有升。主要药物为生黄芪15g,元胡6g,丹参10g,川芎10g,山楂15g,不用桃仁。
脂肪肝的类型3、肝胆湿热型方法为清热解毒、祛湿化浊,主要药物为:苦参10g,土茯苓30g,苍术10g,青皮10g,陈皮6g,车前子15g,荷叶20g,甘草6g。
脂肪肝的类型4、痰瘀型方法为柔肝养血,化浊消瘀。取旋覆花汤和大黄虫丸之意加减。既要通利三焦,利胆降浊,化痰消瘀,又要防止损伤正气。主要药物为:昆布10g,栀子15g,茵陈6g,制大黄6g,土元10g,郁金10g,陈皮12g,云苓30g,旋覆花(包)10g,丹参15g,益母草15g,刘寄奴15g。
脂肪肝的类型有哪些?由于肝硬化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还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因此对于肝硬化的治疗应该根据变化的症状,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