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怎么治疗_哮喘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8
【导 读】支气管哮喘怎么治疗?支气管哮喘每一次急性发作都会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的不可逆损害,严重时甚至有患者因急性发作而窒息死亡。据统计,我国有超过2000万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不但严重的影响患者自身的健康,也降低了生活质量。有些患者因支气管哮喘长期治疗反复

  支气管哮喘怎么治疗?支气管哮喘每一次急性发作都会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的不可逆损害,严重时甚至有患者因急性发作而窒息死亡。据统计,我国有超过2000万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不但严重的影响患者自身的健康,也降低了生活质量。有些患者因支气管哮喘长期治疗反复发作,不堪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而被迫放弃治疗。权威哮喘专家介绍说,支气管哮喘这样的疾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接触过敏源是预防哮喘的有效手段专家指出,避免接触过敏源是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最有效也最常规的手段。要想预防哮喘,应尽量消除工作、生活环境中的过敏源,如不能消除的话则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控制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次数及发作程度。

  常见引发支气管哮喘的过敏源有尘螨、花粉、霉菌、丝绸、动物皮毛、蟑螂、过敏食物等,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

  预防哮喘发作应避免呼吸道感染除了过敏源外,呼吸道感染也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有直接关系,因此,专家建议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流感、副流感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时,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家人有呼吸道感染时也应注意隔离。平时注意保暖,起居有节,避免过度劳累、淋雨等。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则应积极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加强锻炼对防止哮喘发作有积极作用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缓解期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专家说,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以达到减少、减轻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目的。耐力运动比较适合哮喘患者,耐力运动的原则是做适当强度的运动并持续一定时间。

  适合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体育锻炼项目有:游泳、划船、太极拳、体操、羽毛球、散步、骑车、慢跑等耐力性运动练习。体力较差时做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练习;体力较好时练习较快的步行、慢跑、缓慢登楼、游泳等。运动强度应控制在运动时的最高心率170减年龄数字的水平,主观感觉以稍感气急、尚能言谈为宜。

  但同时,权威哮喘专家指出,除了积极的预防哮喘发作外,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才是防治哮喘的根本。经过完全控制的哮喘患者可在医嘱下逐渐减药甚至停药。中国哮喘网斥巨资引进世界先进的美国atd靶向治疗系统,是在广东省首家采用该技术的医院。该系统具有无痛、无创、无副作用。其独有的可定向性非介入无创体外靶向技术,真正开启了国内靶向临床治疗哮喘的先河。

  美国atd激活免疫疗法具有四大优势:

  1、更全面: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老年哮喘、急慢性咽炎患者、肺气肿等患者皆可接受治疗。

  2、更快捷:对各种治疗方法都不显着的患者,该疗法3天病情减轻,7天症状消除,一个疗程基本治愈。

  3、更有效:药物以离子的形式通过靶向渗透到相关病变组织杀灭病菌,更直接有效,无副作用。

  4、更长久:通过最先进的治疗仪器结合中医疗法,能有效修复受损的肺部组织,提高机体免疫力,清除病毒的反复侵袭,一次治疗就能达到长期效果。

  支气管哮喘怎么治疗?通过上述的介绍希望大家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参考和帮助。

标签:
看了又看
  • 杭州医改:信息化惠民助力“智慧医疗”

    杭州医改:信息化惠民助力“智慧医疗”

    多项惠民举措,走出了杭州医改新路子 刘倩/摄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条件,推动...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 高科技厉害了科学减肥也能用上“黑科技”

    高科技厉害了科学减肥也能用上“黑科技”

    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如果仅靠意志力无法减肥,那就靠高科技装备吧! “胖从口入”,减肥的第一步就是抵抗住美食的诱惑,为此很多人使用应用程序记录每天的食物,追踪自己的卡路里摄入。日本某电信公司近期发明...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 坐长途飞机受罪?带个网球给自己按摩吧

    坐长途飞机受罪?带个网球给自己按摩吧

    出门旅行固然美好,但坐长途飞机对不少人来说简直是受罪。如何才能让旅途舒服些?不如在你的手提行李里塞上一个网球吧。 英国《每日邮报》说,网球与飞机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其实,它可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按摩装置呢!...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