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了治疗哮喘病_哮喘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8
【导 读】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顽疾,民间甚至有“良医不治哮,治喘找难堪”的说法,征服哮喘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哮喘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并由此导致治疗方法及防治措施的失误。 气道痉挛是表象,黏膜炎症是本质 过去认为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顽疾,民间甚至有“良医不治哮,治喘找难堪”的说法,征服哮喘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哮喘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并由此导致治疗方法及防治措施的失误。

 
气道痉挛是表象,黏膜炎症是本质


  过去认为、哮喘是由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引起的,是呼吸道的一种可逆性、功能性改变。现在认为,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炎症使气道呈现高反应状态(即呼吸道对各种理化及生物刺激因子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敏感及强烈的反应),并在一定促发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易感者气道痉挛即哮喘发作。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与细菌、病毒感染所致的特异性炎症不同,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是目前消除这种炎症的特效药物。

 
解痉平喘只对症,抗炎治疗方为本


  由于过去把哮喘简单归结为支气管痉挛,因此,对它的治疗主要是选择支气管扩张剂(如舒喘灵、博利康尼、氨茶碱等),目的是解除气道痉挛、缓解喘息症状。此方法由于没有解决炎症这一根本问题,因而很难保证病情的长期稳定,根治更无从谈起。哮喘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肺功能进行性恶化,引起肺气肿、肺心病等。因此,对哮喘的治疗应标本兼治,解痉和抗炎并重,不可偏废,尤其是抗炎应作为哮喘治疗的首要措施,激素是抗炎的首选药物。另外,还有一些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如色甘酸钠、酮替酚等)可供选择,但效果不及激素。

 
治喘要打持久战,速战速决不可取


  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期和缓解稳定期更迭交替是哮喘的一大特点。以往人们大多只注重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一旦病情缓解便认为大功告成,停止用药。现在已经知道,哮喘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可持续整个病程,缓解期这种炎症隐患并没有消除,一遇到诱发因素哮喘又会发作,只有彻底消除气道炎症,才能保持病情稳定,减少复发机会,哮喘才有望最终治愈。目前主张,在急性发作期,解痉和抗炎治疗双管齐下;在缓解期,继续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一般采用吸入激素(如必可酮)的办法维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再酌情逐渐减量停药。

 
扫除激素恐怖症,宣传教育是关键


  如前所述,激素是治疗哮喘的关键药物,但不少患者对激素的副作用心存顾虑,或者担心长期使用后会形成药物依赖而不敢使用。不可否认,长期口服或注射激素,副作用的确很大,不过,通过改进给药方式,采用吸入疗法,可使药物的副作用降至最低。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很少会随血流到达全身,而且吸入量比口服或静脉用药量要少得多,不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等)。吸入疗法的要领是:一呼二吸三屏气。即首先要用力呼出肺内的气体,接着深深吸入雾化药,然后屏气10秒钟甚至更长时间。屏气的作用是让气雾微粒充分沉降、附着在气道黏膜上。吸入疗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入方法正确与否。另外,吸入治疗后要立即漱口,以清除口腔黏膜上残留的药物,防止出现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口腔念珠菌感染等局部副作用。

标签:
看了又看
  • 杭州医改:信息化惠民助力“智慧医疗”

    杭州医改:信息化惠民助力“智慧医疗”

    多项惠民举措,走出了杭州医改新路子 刘倩/摄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条件,推动...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 高科技厉害了科学减肥也能用上“黑科技”

    高科技厉害了科学减肥也能用上“黑科技”

    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如果仅靠意志力无法减肥,那就靠高科技装备吧! “胖从口入”,减肥的第一步就是抵抗住美食的诱惑,为此很多人使用应用程序记录每天的食物,追踪自己的卡路里摄入。日本某电信公司近期发明...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 坐长途飞机受罪?带个网球给自己按摩吧

    坐长途飞机受罪?带个网球给自己按摩吧

    出门旅行固然美好,但坐长途飞机对不少人来说简直是受罪。如何才能让旅途舒服些?不如在你的手提行李里塞上一个网球吧。 英国《每日邮报》说,网球与飞机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其实,它可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按摩装置呢!...

    哮喘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