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常识_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25
【导 读】妊娠期高血压仍然是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发病与致残的主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压妇女具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胎盘早脱、脑血管异外、器官功能衰竭及弥漫血管内凝血(dic)的高危险性。一般生理情况下,在妊娠期第二个三个月时孕妇血压会有所下降,可较孕前下降约15mmhg

妊娠期高血压仍然是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发病与致残的主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压妇女具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胎盘早脱、脑血管异外、器官功能衰竭及弥漫血管内凝血(dic)的高危险性。一般生理情况下,在妊娠期第二个三个月时孕妇血压会有所下降,可较孕前下降约15mmhg,而到第三个三个月时血压又会恢复到孕前水平。这种血压的波动可见于正常血压或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它可以按照血压绝对值或平均血压值来定义,也可按照第二个月三个月中的血压较第一个三个月或孕前水平升高来定义。

  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

  收缩血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与孕前或妊娠期第一个三个月血压水平比较,其sbp升高超过25mmhg或dbp升高超过15mmhg。

  血压测量:血压测量对高血压的诊断至关重要,2次偶测血压超出正常值范围即可诊断。建议记录下血压测量过程中第4期与第5期korofkoff音,并以第4期korofkoff音作为最初的诊断与治疗监测的标准血压读数。

  妊娠期高血压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并非为单一病种,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孕前高血压:1~5%的妊娠可以合并有高血压。其诊断标准为bp>140/90mmhg。这里,高血压可以先于妊娠或在妊娠的第20周以前发生,多半会持续到产后42天以后,可以有蛋白尿。

  妊娠高血压(妊高症):高血压由妊娠诱发,可伴或不伴有蛋白尿。高血压发生在妊娠第20周以后,且多半在产后42天以内恢复正常血压。这类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高但组织灌注差。

  孕前高血压并妊娠高血压伴蛋白尿:孕前高血压可在妊娠第20周后进一步恶化加重,其尿中蛋白量超过3.0g/24h。这种情况以前曾称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先兆子痫。

  妊娠高血压

  产前不能分类的高血压:高血压是在妊娠第20周以后出现的,伴或不伴有全身性临床表现。这种高血压需在产后或产后42天时进行重新评价。如产后或产后42天内血压恢复正常应将其归为妊娠高血压,可伴或不伴蛋白尿;如在重新评价时血压仍未恢复至正常则应考虑其为孕前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特别是伴或不伴蛋白尿的妊娠高血压,可以有血液系统,肾脏及肝脏等方面的病理生理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对预后及新生儿与母亲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标签:
看了又看
  • 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综合评议启动

    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综合评议启动

    4月6日,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综合评议在京启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首批试点的15个城市进行综合评议。 为督促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鼓励地方...

    妊高征
    2017年04月13日
  • 直击北京医改首日:医务人员调整药品度过不眠夜

    直击北京医改首日:医务人员调整药品度过不眠夜

    “本想多睡一会的,没想到你们过来采访了。”郭小兵用手揉了揉太阳穴,笑了起来,“昨晚睡了不到一个小时。”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部主任,郭小兵和医院的全体同事已经忙碌了整整一夜。 他凌晨4点...

    妊高征
    2017年04月13日
  • 疾病孤独是老年人被骗主因 被诈骗者击中“软肋”

    疾病孤独是老年人被骗主因 被诈骗者击中“软肋”

    “咚”,随着一声法槌,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里,备受关注的高春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公开审理。有别其他案件,该案受害者多为满头白发的老人。 “她骗我们说,缴纳投资款,每月返还高额的收益,合同到期后返还本金...

    妊高征
    2017年04月13日
  • 原来你每天都在伤腰这十个动作千万别再做了

    原来你每天都在伤腰这十个动作千万别再做了

    近些年,腰间盘突出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其实,腰间盘突出很多都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不良习惯导致的。不少人认为加强锻炼,增强腰椎力量就可缓解,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错误的动作会加重病情。腰...

    妊高征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