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萎的方法是什么_脑萎缩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3
【导 读】脑萎缩是一种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它是一种有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体积缩小和脑细胞数目减少,脑神经功能失调的疾病,这种病出现了之后会引起记忆力显著减退,日常家务难以完成,时间忘记,定向能力丧失等症状,大部分人可能知道这个疾病的名称但对它不是很

  脑萎缩是一种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它是一种有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体积缩小和脑细胞数目减少,脑神经功能失调的疾病,这种病出现了之后会引起记忆力显著减退,日常家务难以完成,时间忘记,定向能力丧失等症状,大部分人可能知道这个疾病的名称但对它不是很了解,那么这个病的治疗方法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说说吧。

  脑萎的治疗方法:

  (1)针灸

  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同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补泻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开通脑窍,促进脑萎缩患者康复的目的。

  ①肾精不足型以补益肾气、益精填髓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百会(或四神聪)、太溪、命门、肾俞

  配穴--关元、脾俞、复溜、阴陵泉

  针刺方法:百会平刺,勿提插,多捻针、留针;关元可用灸补法;余穴均用补法。

  ②气血亏虚型以补益气血、养血健脑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脾俞

  配穴--肾俞、胃俞、关元

  针刺方法:关元可用灸法或温针灸,余穴以补法为主。

  ③痰蒙脑窍型以健脾化痰、益脑开窍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丰隆、脾俞、神门

  配穴--曲池、百会、阴陵泉、风池

  针刺方法:脾俞用补法;百会只捻转,不提插;其余穴位用泻法。

  ④瘀阻脑络型以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风池、太冲、血海

  配穴--百会、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针刺方法: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百会只捻转,不提插;其余穴位用泻法。

  上述针灸选穴是临床选穴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实际施治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选用,以达最佳治疗效果。另外,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用头针治疗,如有运动功能障碍的选用运动区;共济失调者可选用平衡区;语言障碍者可根据语言障碍的类型分选语言区(语言ⅰ区、语言ⅱ区、语言ⅲ区);有感觉障碍者,可根据感觉障碍的部位选择相对应的头针感觉区;有震颤者,还可选用舞蹈震颤区。当然还可运用时间针灸,定时开穴施治,采用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定时开穴进行针灸将可在选穴少的情况下,取得较为突出的疗效。针灸治疗,每天1次,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病人身体有其他发热、感染、血液病、软组织损伤等不宜针灸者可暂停针灸。

  (2)推拿

  推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肢体或穴位和按摩,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使脑萎缩的肢体功能和其他功能的障碍得以恢复。

  对于脑萎缩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肢体功能障碍,推拿部位则以头面部为主。头面部采用的推拿施治手法主要有: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掐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

  若患者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则同时要求做肢体推拿,上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拿上肢、滚上肢内外侧面,点揉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等穴,摇上肢肩、肘、腕、指关节,捻指,拔伸手指,搓上肢,抖上肢等;下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滚下肢内外侧面,拿下肢,点揉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等穴,拔伸下肢,摇下肢髋、膝、踝关节,抖下肢等。腰背部可选用滚法,擦法,拍法,点揉背俞穴、华佗夹脊穴等手法。另外,对于小儿患者还可采用捏脊,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根据症候的虚实,选用脾经、肾经、心经、肝经、肺经的补泻手法进行对证施治。

  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由推拿医师直接给患者操作。注意有骨质关节结核、骨髓炎症、按摩部位局部皮肤破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脓毒血症等推拿禁忌症者禁用推拿手法。

  知道了这个治疗的方法之后,是可以提高大家对疾病的信心的,脑萎是一种能够被治愈的疾病,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提高自己对于疾病的预防手段,做到早发现疾病早治疗,这是我们治愈回到正常生活的前提条件。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