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工作中的朋友们,由于平时工作劳累,很少有时间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鼻息肉。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分为三型:(1)过敏性息肉。(2)炎症性息肉。(3)鼻后孔息肉。鼻息肉有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
鼻息肉(nasal polyp)为鼻部常见病,是由于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成。多数认为慢性感染和变态反应是致病的可能原因。近年发现与阿期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有密切联系。
病名。系指鼻中赘生肉瘤,闭塞孔窍,气不宣通的病证。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所谓息肉、有两种解释:
①《说文解字》认为:“息者,身外生之也。”这是认为鼻中赘生乃身外之物。
②《圣济总录》:“附着鼻间,生若赘疮,有害于息,故名息肉。治宜宣肺开窍,可用苍耳子散或辛荑清肺饮加减。外用硼砂散点息肉上。息肉久治不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息肉与现代医学之息肉同名。
2临床表现
1.持续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为鼻腔内毛细血管流通不畅,导致毛细血管膨胀引起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
2.可有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
3.粘液性息肉,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活动。
4.出血性息肉(较少)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
5.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触之较实不易出血。
6.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
7.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予治疗,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
三、症状体征
1、鼻息肉病时的分泌物多为浆粘液性,若并发感染可有脓性分泌物。继续生长变大的息肉不仅使鼻塞明显加重,且可引起头昏或头痛。
2、鼻塞多为持续性,血管收缩剂滴鼻无明显疗效,这是因为鼻肉很少有血管分布的缘故。
3、起初感觉鼻内似有擤不出的鼻涕,系鼻腔上半部被息肉堵塞所致。夜晚可出现明显鼻塞而致张口呼吸,久而久之可继发慢性咽炎。
4、由于息肉无神经分布,故患者很少很喷嚏。但若鼻粘膜有变态反应性炎症时,也可出现喷嚏、清涕等症状。
5、出血性息肉,此内症状较少,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
6、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触之较实不易出血。
7、粘液性息肉:此症状有点像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活动。
四、疾病病因
学说甚多,仍无定论。但现在多趋于多因素病因学,即鼻息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又以变态反应和鼻粘膜的慢性炎症最为重要。
1、变态反应 由于变态反应在鼻部多次发生,在组胺、白细胞三烯等化学介质的作用下,鼻粘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增加,使得鼻粘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以致形成息肉。
2、慢性炎症 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致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鼻粘膜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近年又发现鼻息肉与阿斯匹林不耐受、支气管哮喘有密切联系。阿斯匹林不耐受的病人易致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发生,一般认为是阿斯匹林等非类固醇药物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所致。
3、肺气虑寒
由于患者肺气素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易受风寒异气的侵袭,肺气虚寒则鼻塞不利,津液停聚鼻窍,日久鼻窍肌膜肿胀而形成息肉,这类原因较为常见,很多人因天气多变而纷纷中招,预防是关键。
4、湿热都滞
由于湿热邪毒侵袭,肺经热盛,肺气不得宣畅,湿热邪浊雍结积聚于鼻窍,日久形成息肉。目前,重庆不如初夏,天气忽冷忽热,人们在生活中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就患上鼻息肉。
五、病理生理
鼻息肉为一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组织间隙明显扩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组织中有嗜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尚可见有浆细胞、肥大细胞等。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鼻息肉组织中的血管和腺体均无神经支配。失神经支配的腺体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这种病理变化更易促进息肉的发展。
六、发病机理
鼻息肉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免疫缺陷、纤毛功能障碍、young综合征、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因此可认为许多原因都可能致病或者多种因素联合致病。鼻息肉生长早期可发现一些特殊的长管状腺体,这些腺体与正常的浆液粘液性腺体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形状及大小。尽管关于鼻息肉病的发病机理存在数种假说,但无一种假说能圆满地解释此种长管状腺体的组织学起源。
七、诊断检查
鼻镜检查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色或淡红色的如荔枝肉状、半透明肿物,触之感觉柔软、不痛,可移动,一般不易出血。早期息肉因其体形小,故有时须用l%麻黄素生理盐水将下鼻甲收缩后方能发现。后鼻镜检查和鼻内窥镜检查对明确鼻息肉的部位和范围有重要意义。x线鼻窦拍片也属必要。
八、自我诊断
1、出现持续性鼻塞,鼻塞是因为鼻腔内毛细血管流通不畅,导致毛细血管膨胀而引起,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无明显疗效,患者因鼻塞还会引发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久之可继发慢性咽炎。
2、早期,患者的鼻内似有擤不出的鼻涕,多为浆液性,若并发感染可有脓性分泌物。患者很少打喷嚏,但若鼻粘膜有变态反应性炎症,也会打喷嚏[1]。
3、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病情,鼻息肉会继续增长,使鼻塞明显加重,可引起头痛或头昏,嗅觉减退以致缺失。息肉若阻塞后鼻孔,甚至突入鼻咽部,可引起听力下降,还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
九、诊断依据
1.常见于变态反应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患者。 2.有以上症状和体征。 3.x线摄片可发现鼻腔软组织影,鼻窦内密度增高、粘膜增厚。无骨质破坏及颅底缺损。
十、引发鼻息肉的因素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鼻科疾病,鼻息肉可以是孤零零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在一侧鼻腔患病,亦可两侧鼻腔同时发生,多数病人为双侧多发。好发部位为中鼻道。
引发鼻息肉的确切原因现多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慢性感染及过敏反应是罪魁祸首。由于过敏反应在鼻部多次发生,在组胺、白三烯等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下,鼻黏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增加,使得鼻黏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以致形成息肉。
慢性鼻窦炎的炎性分泌物长期刺激中鼻道等鼻窦开口处黏膜,使之发生炎症反应逐渐形成息肉。息肉体积增大会妨碍鼻窦通气引流,致使鼻窦分泌物引流不畅,加重鼻窦炎,如此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十一、分型
显微镜下检查可见鼻息肉的组织结构不完全相同,可分为三型:
(1)过敏性息肉
常为双侧多发性,如不能除去过敏原因,息肉切除后常驻复发。病变除水肿明显外,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粘膜上皮下基底膜有明显增厚(玻璃样变化),上皮可有化生。
(2)炎症性息肉
单侧或单个息肉形成,多由局部感染引起,切除后不易复发。水肿轻微,渗出的炎症性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上皮化生及基底膜增厚较少见,可与过敏性息肉相区别。
(3)鼻后孔息肉
称这是临床命名,因息肉有一长蒂从鼻腔经后孔伸入鼻咽部。其实激或变态反应性鼻粘膜水肿长期不愈,病变以炎症水肿和炎性浸润为主,无间质变性增生现象,故鼻息肉属于炎症性病变。但由于鼻息肉形成肿块,故常称为“瘤样病变”,其实一般不会发生恶变。
鼻息肉有时体积很大,甚至达数厘米大小充塞鼻腔而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鼻息肉还常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鼻塞致使分泌物滞贸,可诱发鼻窦炎,此时分泌物多而呈脓性。巨大鼻息肉可将鼻腔完全填满,甚至将鼻骨向外推出,改变鼻的外形。
十二、盐水洗鼻法治疗鼻息肉
鼻息肉
在我们所熟悉的鼻炎中,有很多的种类以及区别,其中一部分单纯性鼻炎一部分为发生器质性病变。
鼻炎症状有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或者鼻息肉,这类就属于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在存在这三种病症的情况下到底是不是用盐水洗鼻来消除症状,具体要看情况而定:如果病变情况比较严重,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手术,只有手术才能解决偏曲的鼻中隔或者是切除已经肥大的增生组织。
手术后就需要盐水洗鼻了,做过手术的朋友就知道,医生都会这么告诉你的。一个是用盐水洗鼻尽快帮助恢复鼻腔功能,二就是可以防止复发。虽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但用就有可能,不用就永远不可能。
如果还没严重到需要手术的程度,或者因为某些情况不能做手术,那么盐水洗鼻是可以用一用的,但期望值别太高,盐水洗鼻是不能将已经偏曲的鼻中隔或者已经长出增生部位的鼻甲,鼻息肉完全洗掉。能缓解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总比长期用药强,这种情况长期用药也仅仅是缓解而已,而长期用药一个是肝脏肾脏受累,同时也容易引起药物性鼻炎。
最好的洗鼻方法就是配合专业的洗鼻工具进行洗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电动洗鼻器中的电动喷雾洗鼻器,比如洁必康洗鼻器效果非常好。三岁以上儿童及孕妇均可放心使用。
手术后要保证手术部位7天之内禁止沾水,还要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以防感染和结痂,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过度紧张急躁,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多吃水果蔬菜。平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最后还要严格按照医生嘱托吃药复查。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继发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