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鼻子会有很多的疾病,但对于这方面有些人并不了解,所以给自己的生活和身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鼻息肉真的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鼻部疾病,发病后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不舒服的感觉,处理的不好,还有可能发生癌变,可以说是会危及生命的。但很多人就是因为对鼻息肉的一无所知,造成了发病后不知不觉,导致病情严重恶化。所以普及鼻息肉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鼻息肉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呢?
鼻息肉是鼻、鼻腔鼻窦黏膜常见的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鼻息肉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支气管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变应性真菌鼻窦炎患者中发病率可达15%以上,各年龄均可发病,男女比例约为2:1。
组织病理学可见鼻息肉由鼻黏膜高度水肿形成,表面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覆盖,可伴鳞状上皮化生,基底膜广泛增厚并扩展到黏膜下层,形成不规则的透明膜层。上皮下为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组织间隙明显扩大,可伴腺体增生。组织肿有较多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继发感染时可见中性粒细胞。
鼻息肉可表现为鼻塞、鼻溢液、嗅觉功能障碍等,其具体临床表现如下所述。
炎症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是鼻息肉的常见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单个息肉形成,多由局部感染引起,切除后不易复发。水肿轻微,渗出的炎症性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上皮化生及基底膜增厚较少见,可与过敏性息肉相区别。
过敏性息肉
过敏性息肉,是最常见的鼻息肉类型,常为双侧多发性,如不能除去过敏原因,息肉切除后常驻复发。病变除水肿明显外,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粘膜上皮下基底膜,有明显增厚(玻璃样变化),上皮可有化生。
鼻后孔息肉
鼻后孔息肉,也是鼻息肉的一种常见类型,因息肉有一长蒂从鼻腔,经后孔伸入鼻咽部。其实激或变态反应性鼻粘膜水肿长期不愈,病变以炎症水肿、炎性浸润为主,无间质变性增生现象,故鼻息肉属于炎症性病变。但由于鼻息肉形成肿块,故常称为“瘤样病变”,其实一般不会发生恶变。
鼻息肉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通过对鼻息肉的这些常识的了解,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能在鼻息肉发病后比较早的时间内发现它,就不至于让鼻息肉在不知不觉中恶化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了。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把这些关于鼻息肉的知识告诉给更多的人,帮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