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就要打各种预防针,这些预防针里就包含了小儿麻痹症的预防针,但是这样也不能够保证孩子不被小儿麻痹症困扰,麻痹症的出现将会给患儿的腿部健康带来较严重的伤害,为此会影响到孩子的发育,妈妈们应当谨防麻痹症的发生,而且要深入了解一些麻痹症的治疗办法才行,接下来带大家认识一下小儿麻痹症的中医治疗措施会有哪些呢。
小儿麻痹症的中医治疗:
多种因素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如受凉、劳累、局部刺激、损伤、手术(如预防注射、扁桃体截除术、拨牙等),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均有可能促使瘫痪的发生,孕妇如得病易发生瘫痪,年长儿和成人患者病情较重,发生瘫痪者多。儿童中男孩较女孩易患重症,多见瘫痪。
钩藤、忍冬藤各9克,全蝎、牛膝、葛根、嫩桑枝、甘草各6克,秦艽、羌活、天麻、天竺黄各4.5克。水煎2次,药液混匀,每日2次分服。紫苑、麦冬6克,黄芪15克,党参9克、当归身各9克,白芍、五味子、甘草各4.5克。水煎2次,药液混匀,每日1剂,2次分服。鹅不食草60克,白酒500毫升。将鹅不食草放入酒中,密封浸泡3小时即可应用。用时以药酒搽患部20-30分钟,每日3-5次。荆芥、防风、乳香、没药、透骨草各9克,蒜把子1把。水煎,烫洗患肢,每日1次。烫洗后要盖被子出汗,避风。
桐油500毫升,当归30克,生地30克,白芷15克,乌头9克,黄丹90克,鹅不食草干粉60克,肉桂15克,血竭15克,三七9克。先把当归、生地、乌头用桐油煎至滴水成珠。去渣,再加黄丹,熬成膏药,稍冷后加入鹅不食草干粉、肉桂、血竭、三七,搅匀摊成膏药,上肢贴肩骨禺、天宗;下肢贴环跳。每贴用半个月。补骨脂、菟丝子、首乌、牛膝各10克,人参3克。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此方适用于后遗症期。锁阳、淫羊藿各10克。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适用于后遗症期。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想大家对于小儿麻痹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一定都多少有所了解了,由于麻痹症相当的普遍,较多的孩子会出现麻痹症的症状,为此给患儿带来了特别严重的伤害,因此妈妈们要深入了解一些麻痹症的知识,积极的预防此病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