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脑瘫的症状表现是什么_小儿脑瘫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12
【导 读】目前我们生活中出现的疾病越来越多,也有不少的疾病治疗起来相当的困难,使人们非常的困扰。现在越来越多的疾病来到我们身边,虽说很多的人都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宝宝出现了脑瘫的现象,可是很多的人还是想从一些婴儿脑瘫的症状中来对于自己的宝宝进行一个详

  目前我们生活中出现的疾病越来越多,也有不少的疾病治疗起来相当的困难,使人们非常的困扰。现在越来越多的疾病来到我们身边,虽说很多的人都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宝宝出现了脑瘫的现象,可是很多的人还是想从一些婴儿脑瘫的症状中来对于自己的宝宝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那么,脑瘫婴儿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呢?下面就来看看相关内容的介绍吧:

  临床上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并根据受累的肢体分布,分为单瘫、偏瘫、双瘫、三肢瘫和四肢瘫等类型。以下介绍常见的几种症状。

  【痉挛性偏瘫】

  最常见,为一侧肢体受累,多数上肢较下肢严重,远端较近端重,而面部常无受累。患儿多在3月后才出现明显症状,表现为患侧肢体少动、持续性握拳、握持反射不消失、前臂呈屈曲旋前状姿势、画圈步态等。部分患者受累肢体最初可能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才转为痉挛状态。此型常伴有智力低下和癫痫。癫痫发作为部分性或继发全身性发作。斜视很常见。

  【痉挛性双瘫】

  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为突出表现。此型多见于早产儿。患儿常在1-3月内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低下。继之为所谓肌张力不全期,患儿在立位并且足底触及检查床面时将诱发双下肢强直性伸直并交叉呈剪刀状。最后进入痉挛期,髋与膝关节屈曲、下肢内旋、剪刀步态,严重者不能独立行走。上肢受累较轻,常表现为行走时上肢姿势异常,但手的功能受累不明显。此型合并癫痫较少,约占1/5。约2/3患者智力正常或临界状态。斜视很常见。

  【痉挛性四肢瘫】

  多见于严重窒息的患儿。四肢肌张力均增高,常呈角弓反张状。可伴有核上性球麻痹,表现为吞咽和构音障碍。约半数患儿伴有癫痫和智力低下。

  【不随意运动型】

  约占10%,缺氧性脑损伤和新生儿核黄疸为主要病因。婴儿早期多有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或手足徐动等表现。患儿可有流涎、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下肢深腱反射正常或增强。可有持续性原始反射。智力大多正常或临界状态。约1/4患者伴有癫痫。由核黄疸引起者多表现为手足徐动、感觉性耳聋、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共济失调型】

  约占10%。婴儿期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平衡障碍、运动发育落后等。至幼儿期可发现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等体征。多无锥体束征。智力低下不少见但多不严重。

  以上的内容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小儿脑瘫的症状表现,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尽早发现病情,如果出现了小儿脑瘫的症状请大家尽早去医院接受治疗,这样康复的机率比较大,所以大家要对这个病重视起来,最后祝早日康复。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