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抗体水平与发病有关吗_小儿病毒性脑炎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14
【导 读】人体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产生4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即: 免疫球蛋白m(1gm)、免疫球蛋白g(1gg)、免疫球蛋白a(1ga)及免疫球蛋白e(1ge)。免疫球蛋白m出现最早,但均在2周后上升。 其作用表现为: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可以阻止脑膜炎菌对上呼吸道粘膜的侵袭;免疫球蛋

  人体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产生4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即:

  免疫球蛋白m(1gm)、免疫球蛋白g(1gg)、免疫球蛋白a(1ga)及免疫球蛋白e(1ge)。免疫球蛋白m出现最早,但均在2周后上升。

  其作用表现为: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可以阻止脑膜炎菌对上呼吸道粘膜的侵袭;免疫球蛋白m及免疫球蛋白g在补体作用下,具有杀死脑膜炎菌的作用;在补体作用下上述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能增强白细胞的噬菌反应,促使被吞噬的细菌死亡。

  抽血查流脑的间接血凝试验,主要反映免疫球蛋白m抗体,感染6个月后很快下降。杀菌力试验则主要反映免疫球蛋白g抗体。用酶联免俊和放射免疫测定法可较敏感地测定上述各类抗体球蛋白,最近发现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有阻断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杀菌作用。体内免疫球蛋白g水平>2微克/毫升的成人,在流行期间常是带菌者而不发病;发病者的病前血清中都缺乏特异抗体。另外还发现同群菌引起再感染的病例极少;应用脑膜炎菌的抗血清可以治疗流脑病。

  美国曾调查过各年龄人群中流脑抗体与发病的关系。发现a、b、c 3个苗群在体内的抗体与年龄分布呈负相关。6一18月龄的儿童中a、b、c 3群杀菌抗体最低,而发病率最高。2岁后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下降;并证实在儿童中抗体阳性率每年自然增长5%。

  了解人群抗体水平与发病的关系,可以指导本病菌苗的预防。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