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由父亲遗传获得母体所不具有的血型抗原,在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后、该血型抗原即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igg血型抗体,当这种抗体进入胎儿血循环与其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即使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遭致破坏,引起胎儿血管外溶血。大量溶血造成严重贫血,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因胎儿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和心力衰竭而致全身水肿;贫血使髓外造血组织代偿性增生、出现肝脾大;娩出时黄疸往往不明显,但很快出现并迅速加重。溶血产生的大量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使脑神经核黄染,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胆红素脑病。a、b、o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而胎儿为a型或b型时;如母为ab型,或婴儿为“o”则均不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因ab血型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某些植物、寄生虫及细菌中,o型母亲通常在第一胎妊娠前即可受到自然界具有a、b血型物质的刺激而产生抗a、抗b抗体(igg),故40%~50%abo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
rh血型系统在红细胞上有6种抗原;c.d、e、c、d、e,但d始终未能发现;依抗原性强弱排列,依次为d>e>c>c>e。
rh溶血病是因为:母亲红细胞缺乏d抗原(rh阴性),而胎儿红细胞具有 d抗原(rh阳性),母体所产生的 d igg抗体在进人儿体后即产生免疫性溶血。但rh阳性(具d抗原)母亲如缺乏rh系统其他抗原(e、c等)而胎儿具有这类抗原时,也可产生rh溶血病。
rh溶血病中以rhd溶血病最常见,其次为rhe溶血病。rh溶血病一般较少发生在未输过血母亲的首次妊娠中,这是因为rh抗原仅存在于rh猿和人的红细胞上,此抗原初次致敏约需0。5-lml血液,但在首次妊娠时母血中只有少量(0。05-0。1ml)胎儿血,不足以使其母亲致敏;或即使引起致敏,也属原发反应,抗体既少又弱;开始产生的抗体基本是igm,不能通过胎盘,到以后产生igg时,胎儿已经娩出而不致受累。rh 溶血病症状随胎次增多而加重,这是由于在首次分娩时有超过0。5~lml胎儿血进人母循环,而且第二次致敏仅需0。01~0。1ml胎血,并很快产生大量igg抗体所致。很少数未输过血的rh阴性母亲在首次妊娠时也会发生rh溶血病,这可能是因为rh阴性(d/d)孕妇的母亲为rh阳性,使孕妇本人在出生时已接受了其rh阳性母亲的抗原而致敏,若其首次妊娠胎儿为rh阳性(d/d),在孕期即可使其再次致敏,很快产生抗d的igg通过胎盘便引起胎儿发生rhd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