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_新生儿溶血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20
【导 读】目前已知血型抗原有160多种,但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系统不合最为多见,其次是rh血型系统不合。主要是由于母体存在着与胎儿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体(igg),这种igg血型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后,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出现溶血。 (一) abo血型不合:

  目前已知血型抗原有160多种,但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系统不合最为多见,其次是rh血型系统不合。主要是由于母体存在着与胎儿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体(igg),这种igg血型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后,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出现溶血。

  (一) abo血型不合:

  母亲多为o 型,婴儿a型或b型,如母为ab型或婴儿为o型则均不会发生溶血。由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a、b血型物质,因此,o型血妇女通常在孕前早已接触过a、b血型物质的抗原物质刺激,其血清中产生了相应的抗a、抗b的igg型抗体,妊娠时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溶血,故abo血型不合者约50%在第一胎即可发病。

  (二) rh血型不合:

  rh血型有6种抗原(c、c;d、d;e、e),其中d抗原最早被发现且抗原性最强,临床上把凡具d抗原者称rh阳性,反之为阴性。我国汉族人大多为rh阳性,仅0.34%为rh阴性。

  当胎儿红细胞的rh血型和母亲不合时,若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确为母体缺少,一旦胎儿红细胞经分娩时胎盘失血进入母体循环,使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由于初次母体致敏,免疫反应发展缓慢且产生的是igm型弱抗体并不能通过胎盘,到以后产生igg型抗体时,胎儿已经娩出,因此rh溶血病般不会在第1胎发生。当发生初次反应后的母亲再次怀孕时,即使分娩时进入母体的胎儿血量很少(0.01~0.lml),亦能很快地发生次发兔疫,产生大量igg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因此rh溶血病症状随胎次增多而越来越严重。极少数未输过血的母亲在怀第1胎时就发生rh溶血病,这可能与产妇是rh阴性而产妇的母亲为rh阳性有关。

  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rh阴性孕妇和rh阳性胎儿,但也可发生在母婴均阳阳性时,这主要是由抗e,抗c或抗e、c等引起。其中以抗e较多见。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