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新生儿发生溶血性黄疸的原因很多,但在我国最常见的是母婴血型不合.
人的血型最多的是o型、a型、b型、和ab型.a型就是细胞上有a抗原,b型就有b抗原ab型则具有a和b两种抗原,而o型则为任何抗原.
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发生的溶血性黄疸,主要是发生在母亲为o型血,而新生宝宝为a型或b型.所以,也叫abo溶血症.这种因血型抗原免疫后发生溶血症的同时,对新生宝宝也会发生溶血性贫血.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母亲和胎儿的血液不直接流通,只有因外伤或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胎儿的血红细胞才有可能参加母体的血液循环,这时候如果胎儿的血型为b型,妈妈的血型为o型,那么b抗原就会激发妈妈的o型血,产生抗b抗体,这种抗b抗体再通过胎盘带给胎儿,胎儿血中的b抗原起作用,使红细胞破坏,宝宝在胎内或宝宝刚刚出生,就会发生溶血性贫血.
因溶血症而引起的新生宝宝黄疸的特点是;
一般多为第一胎;黄疸出现的时间早,多在宝宝出生后的1--2天内出现;黄疸加深迅速,在5--6天使达到高峰.
溶血性黄疸对新生宝宝的危害很大.黄疸出现得越早,进展得越快反映新生宝宝的病情越重.因为,发生溶血性黄疸时,宝宝不但皮肤、巩膜、等出现黄疸,而且脑内核神经细胞也可发生黄疸,即核黄疸形成,有可能造成宝宝终身瘫痪,并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还会造成听觉障碍等.
发生了溶血性黄疸怎麽办呢?
黄疸不严重的新生宝宝可放在蓝色萤光灯下照射,以加速氧化间接胆红素,从而达到退黄疸作用,另外,也可配合药物.
对严重的宝宝,要尽快采取换血、输血的方法,用血型合适的血液,代替有抗体的血液.换血越早越好,这样可减轻溶血,预防核黄疸的发生.对贫血较重的新生宝宝要进行输血治疗.
另外,最好在病情被控制及稳定后再喂母乳,以防加重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