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因素小儿由于年龄的不同,引起腹痛的原因也有不同.如:在新生儿时期就以肠痉挛较多见;婴幼儿时期则以肠套叠、嵌顿疝为常见;而学龄前幼儿多由于肠蛔虫病、蛔虫并发症、以及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功能性腹痛等.
疼痛的性质小儿的腹痛如是阵发性的绞痛,多因空腔器官梗阻或平滑肌痉挛所致,如肠道、胆道蛔虫症,肠套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输尿管结石等.如是持续性钝痛,常由于实质性器官肿胀牵涉到腹膜所引起的,如肝脾肿大,右心衰竭的肝瘀血症等.隐痛则多见于消化道溃疡.持续性剧痛,多见于胃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伴有阵发性绞痛,则可能有炎症伴梗阻的现象,如胆道蛔虫症伴胆道感染等.
疼痛的部位幼儿由于腹痛的部位不能准确地表达.因此,临床上常常需要采用一定的物理检查等方法才能加以确诊.一般来说,腹痛的部位并不一定就是病变的所在部位.所以,将腹痛区加以划分,对确诊有一定的帮助.
1、上腹痛:多由于胃及十二指肠、肝、胆囊、脾及胰腺病变所引起.右上腹痛常为肝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隔下脓肿、右下大叶性肺炎、右下胸膜炎等;左上腹痛常为胰腺炎、左下肺炎;剑突下疼痛多因溃疡病所引起.
2、下腹痛:多为结肠、输尿管下段、膀胱及盆腔器官引起.右下腹痛常见于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等.左下腹痛多因细菌性痢疾引起,亦可因肾脏疾病疼痛沿输尿管放射到股内侧.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孩要考虑是否由于盆腔生殖器的疾病所引起.
3、脐周痛:常因小肠、输尿管上段、阑尾病变引起,如蛔虫病、小儿肠炎、结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腹膜炎等;亦可因全身性疾病而引起,如功能性复发腹痛、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风湿痛、腹型癫痫、癔病、铅中毒等.
伴随症状消化道疾病常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泌尿系疾患常伴有腰酸的原因比较复杂,及时发现并加以去除致病原因并不容易,往往需要通过耐心细致地观察和分析,有时还要进一步作白细胞计数、大小便检查,x线检查,以及肛门指检等,才能加以区别和确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