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的诊断及治疗_腹痛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9
【导 读】小儿腹痛 小儿腹痛是临床上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症状. [临床表现] 较大患儿能自述腹痛,较小患儿常表现突然哭闹,面色苍白,拒乳拒抱,踌卧抓腹,可伴有呕吐,大便改变,腹部压痛、肌紧张,反跳痛.较小患儿或不合作息儿可在安静时检查,可配合应用镇静药物.在腹
小儿腹痛
小儿腹痛是临床上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症状.
[临床表现]
较大患儿能自述腹痛,较小患儿常表现突然哭闹,面色苍白,拒乳拒抱,踌卧抓腹,可伴有呕吐,大便改变,腹部压痛、肌紧张,反跳痛.较小患儿或不合作息儿可在安静时检查,可配合应用镇静药物.在腹部触诊时观察各部有无肌紧张,有无患儿突然哭闹、拒按,以确定压痛点.
[诊断]
1.能自述病情的患儿应首先问清疼痛性质.
(1)绞痛:多见于空腔es官的痉挛、梗阻引起,如肠痉挛;肠梗阻、肠管痉挛等.
(2)钝痛:多为炎症所致,如胆囊炎、阑尾炎等.
(3)放射痛:见于肝、胆疾病,胰腺疾病,及腹外器官疾病.2.进行详细腹部体检如无阳性发现,多考虑肠痉挛,炎症早期如有相应压痛点、反跳痛等,考虑相关器官炎症,如胆囊炎、阑尾炎等.
如有肠形、积块,考虑梗阻、肠套叠、胃结石、肝脓肿等.
3.结合伴随症状、全身情况:如便血考虑肠套叠,发热脓血便考虑痢疾,如有蛔虫感染史、大便带虫体考虑蛔虫症.特别应注意排除腹外脏器疾病:如肺炎、过敏性紫癜、血卟啉病、癫痫等.
4.结合实验室检查:如查便常规、血常规、b超、腹平片、内窥镜等,可进一步确定病因.
[治疗]
1.西医药治疗:在病因未明前应禁用止痛药.治疗主要于确诊后针对病因治疗.
2.中医药治疗
(1)寒邪凝滞:腹痛拒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大便稀溏,或发热恶寒,舌淡红苔白,脉弦紧坚.
治法: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香附10克、高良姜10克、紫苏叶6克、炒木香3克、小茴香6克、生姜3片、炙甘草3克.
中成药:胃气止痛丸.
(2)湿热壅滞:腹痛,烦渴,脘闷呕吐,大便黏腻或带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腑气.
方药:葛根、黄芩各10克,黄连、生大黄(后下)各5克,厚朴、槟榔、茵陈、生甘草各6克.
(3)气滞血淤:腹痛或胀痛或绞痛,腹部有积块,面青唇紫,舌紫暗有淤斑,脉弦或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淤.
方药:柴胡12克,枳壳、香附、元胡各10克,乳香、没药、灵脂、归尾、川芎、山甲各6克.
(4)中焦湿寒:腹痛绵绵,时休时止,得温痛减,纳少吐涎,便溏面白,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泊法:温中散寒.
方药:党参12克、桂枝6克、白芍15克、生姜2片、大枣2枚、砂仁6克、干姜3克、炙甘草3克.
(5)饮食积滞:腹痛而胀,吞酸嗳腐,纳差,大便臭秽,舌淡红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焦神曲、焦麦芽、莱菔子、茯苓、焦山楂各10克,连翘、陈皮、槟榔、砂仁、炙甘草各6克.中成药:保和丸,健胃消食片.
[预防与调养]
1.饮食有规律,不暴饮暴食,不恣食冷饮、煎炸、油腻之品.
2.注意饮食卫生,生吃瓜果要洗净,防止病从口人.
3.注意腹部保暖.
标签:
看了又看
  • 腹痛的5大影像学检查 检查的注意事项

    腹痛的5大影像学检查 检查的注意事项

    通常,普通的胃肠炎、阑尾炎,或是一过性的肠痉挛无需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而长时期的腹部隐痛,或是剧烈的腹痛,甚至伴有血尿、休克等就离不开医学影像学的检查了.下面,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腹痛的一些影像学检查:...

    腹痛
    2017年08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