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困扰众多女性的妇科疾病,其诊断过程往往让患者感到困惑。为此,我们邀请到了经验丰富的妇科医生王凤华,来为大家详细解读如何准确判断是否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帮助女性朋友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病症。
一、症状观察——重要线索但非确诊依据
王凤华医生指出,症状是察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线索,但不能仅凭症状就确诊。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较为突出的症状之一,尤其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即随着时间推移,每次月经来潮时疼痛愈发剧烈,从轻微的隐痛逐渐发展为难以忍受的剧痛,甚至可能需要服用止痛药才能缓解。
另外,部分患者会出现慢性盆腔痛,疼痛程度不一,可能在性生活、排便或排尿时加重。还有些女性会出现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这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影响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内膜的剥落修复过程。不过,这些症状并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所特有,其他妇科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表现,所以不能单纯依靠症状来下结论。
二、妇科检查——初步判断
妇科检查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王凤华医生介绍,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能够触摸到盆腔内的一些异常情况。例如,可能会发现子宫后倾固定,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导致子宫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使子宫的活动受限。
同时,在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等部位,医生可能触到一些触痛结节,这些结节往往是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种植生长形成的。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这些典型体征,就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产生高度怀疑,但同样不能完全确诊,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
三、影像学检查——直观呈现病变
-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用的手段之一。王凤华医生提到,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子宫和卵巢的情况。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巧克力囊肿),超声下通常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性肿物,囊内液呈密集细小光点,这是由于陈旧性血液积聚在囊内所形成的特征性表现。而且超声还能观察子宫肌层是否存在异常回声,辅助判断是否有子宫腺肌病等合并情况。
-
MRI 检查:MRI 检查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中也有一定价值,尤其对于盆腔深部病灶的检测更具优势。它能够多方位、清晰地显示盆腔内的结构,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一些复杂的、疑难的病例,MRI 检查可以为诊断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但相对来说费用较高,不是首选的筛查方法。
四、实验室检查——辅助参考
虽然目前尚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能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但一些检查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例如,血清 CA125 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CA125 水平可能会轻度升高,不过其在多种其他疾病中也可能出现升高,所以不能单纯依据这一项指标来诊断,但它的变化情况可以在治疗过程中用于监测病情的发展或评估治疗效果。
五、腹腔镜检查——金标准
王凤华医生强调,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通过在腹部开几个小孔,将腹腔镜器械插入盆腔,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盆腔内各个器官表面的情况,清晰地看到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等,并且可以在直视下取组织进行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从而明确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具体的病理类型,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最准确的依据。
总之,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从症状观察到各项检查逐步深入,女性朋友们如果出现相关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检查流程,以便早日明确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