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种常见的肝病,按病程长短可以分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急性乙肝是指病程在半年以内的,同时又分为急性无黄疸型乙肝和急性黄疸型乙肝。那么急性乙肝如何检查诊断呢?
①流行病学史:如密切接触史和注射史等。密切接触史是指与确诊乙型肝炎患者(特别是急性期)同吃、同住、同生活或经常接触肝炎病毒污染物(如血液、粪便)或有性接触而未采取防护措施者。注射史是指在半年内曾接受输血、血液制品及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注射药物、免疫接种和针刺治疗等。
②症状:指近期内出现的、待续几天以上但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
③体征:指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
④化验:主要指血清谷丙转氨酶(att)升高。
⑤病原学检测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g阳性,凡化验阳性,且流行病学史、症状和体征三项中有两项阳性或化验及体征(或化验及症状)均明显阳性,并排除其他疾者可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凡单项血清alt升高,或仅有症状、体征,或有流行病学史厦②、③、④3项中有l项阳性者,均为疑似病例。对疑似病例应进行动态观察或结合其他检查(包括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作出诊断。疑似病例如病原学诊断阳性,且除外其他疾病者可确诊。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凡符合急性乙型肝炎诊断条件,血清胆红素> 17.1 μ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可诊断为急性黄疸型己型肝炎。
上面介绍了急性乙型肝炎的检查诊断方法,您了解了吗?乙肝的常见症状为全身疲惫、脸色晦暗、皮肤发黄、便秘、心窝胀闷等,接触人群中有乙肝病人的朋友如果有上述症状出现,可能提示染病,一定要及早检查诊断,以免错过治疗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