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医院出现一种情况,乙肝患者一年内化验乙肝病毒的次数过于频繁,造成了医生诊断时间的浪费和患者医药费的昂贵,这对对医院对个人来说都是件不好的状况,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年乙肝病毒检查7次左右就可以了,那么乙肝的检查究竟有哪些项目呢?你们知道吗?
(1)乙肝五项检查(代表体内病毒情况)
1.hbsag(表面抗原)
2.hbsab(表面抗体) 3.hbeag(e抗原)
4.hbeab(e抗体) 5.hbcab(核心抗体)
可能出现的结果:a 1、3、5项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b 1、4、5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
c 单独2项阳性说明原来感染过乙肝,或者注射过乙肝疫苗。
d 1、5或者4、5阳性说明正在感染其间,或者正在康复之中。具体分析看病情而定。
e 1、3阳性说明正在感染之中,应该及时治疗。
(二)肝功能检查(代表肝脏本身的变化)
项目 单位 参考范围
总蛋白: g/l 60-83
白蛋白 g/l 35-53
球蛋白: g/l 25-33
谷丙转氨酶 u/l 0-40
谷草转氨酶 u/l 0-50
总胆红素 umo/l 0-20
直接胆红素 umo/l 0.0-6.0
肝功各项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通常医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如果肝细胞坏死, alt和ast就会升高,但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分布在肝细胞浆,ast分布在肝细胞浆和线粒体中。急性肝炎和轻症的慢性肝炎, 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因此,ast/alt<1;慢性肝炎的后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是严重的,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 ast/alt>1甚至>2。 alp和ggt在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明显升高, 酒精性肝炎患者的ggt明显升高。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 当肝功能受损时, 白蛋白产生减少,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 当体内存在"敌人"时, 球蛋白产生增加, 因而慢性肝炎病人由于肝功能减退,白蛋白产生减少,又由于体内存在肝炎病毒这个"敌人",球蛋白产生增加, 而造成a/g比值倒置。 肝细胞受损时, 胆红素的代谢及泄均发生障碍, 因此t-bil和d -bil均升高。
(2) 乙型肝炎五项检查作为健康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拿到化验单后如何判断检查结果是否正常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乙型肝炎五项检查内容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在医学上简称乙型肝炎两对半。
通过抽取静脉血,经过检验获得结果。在老百姓眼里,是凡结果出现了红色“+”号,就认为身体出现了毛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乙型肝炎五项检查,根据阳性表现,可以分为“大三阳”和“小三阳”。
所谓“大三阳”,就是医生在患者的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存在并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而且患者的血液、尿液、唾液、乳液、宫颈分泌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所谓“小三阳”,是当在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时,表明乙肝病毒复制弱、传染性也较弱,医学上称为“小三阳”。
医生通常会在检验报告上分别以红色“+”号显示,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也会出现阳性指标,提示身体已经产生了免疫力。这里向大家推荐一张表格可以对照化验单查看,做到心中有数。
其实即使感染乙肝病毒也不要紧张,据统计,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每年可有1%-2%的自然转阴率。如果肝功能有异常,则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平时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同时生活要有规律,高蛋白饮食、忌酒,并要定期复查肝功和乙肝五项检查。
乙肝的检查项目虽然不多,但是一定得重视,因为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