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乙型肝炎的病毒后必然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从而产生不同的血清免疫学标志物,目前认为乙肝的发病机制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尤其是体内的细胞免疫应答,而机体的年龄特点决定机体的免疫系统成熟程度,婴幼儿免疫系统处于一个发展过程,此时清除病毒能力差,因此容易发生免疫时受而慢性化,而成人免疫系统发育完整,很容易在短期内进行免疫清除,因而表现为急性乙型肝炎,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完全免疫耐受,HBV基因突变逃避免疫清除等情况时,亦可导致慢性肝炎,而当机体处于超敏反应,大量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并激活补休系统时,以及在大量炎症因子参与下,可导致大片肝细胞坏死,即发生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侵犯肝细胞,在肝细胞内定居复制,因此对于乙肝患者发病时常常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的肝外损伤主要由免疫复合物引起,如急性乙肝可以致血清样病变是因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和关节腔滑膜并激活补体所致,而慢性乙型肝炎时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导致膜性肾小球肾炎伴发肾病综合征,临床叫肝肾综合征。
乙肝有哪些典型症状
乙肝的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厌油腻食物、恶心、肝区疼痛,黄疸(巩膜、皮肤出现黄染)、肝脏可肿大(有充实感)伴有压痛、叩击痛、肝掌、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或肝病面容,部分病例还伴有脾脏肿大。
1、全身症状:
大多表现为浑身感到乏力、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个别由于精神压力,也有可能出现失眠、多梦等。
2、消化道症状:
主要表现为肝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黄疸症状:
一般表现为眼睛、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变深。
4、肝部症状:
出现肝区隐痛,位置见于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
5、肝外表现:
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