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提起乙肝,马上就会想到这个疾病是具有传染性的,但是如果让具体解释这个疾病就没有太深入的了解,起初我也是对这个疾病非常的不了解,但是现在患乙肝疾病的人群逐渐增多,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都不是很健康,了解一些关于乙肝疾病的问题还是很有帮助的。
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婴传播及性传播,皮肤粘膜破损传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纹身、扎耳洞、内窥镜检查等,血液制品现已严格控制,传播可能性大大减少,不规范输血及血制品时才有发生。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视。随着乙肝疫苗在新生儿中的大力推广,及其它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母婴传播得到极大控制。目前hbv-dna阳性母亲分娩约有百分之九十通过干预成功阻断母婴垂直传播。hbv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乙肝能经吸血昆虫,如蚊虫、臭虫叮咬传播。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的年龄是致乙肝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产期(即母亲怀孕后至婴儿娩出42天内)和婴幼儿期感染hbv中,分别有90%和25%~30%发展为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婴幼儿期感染乙肝后变为慢乙肝,其自然史一般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复制期和再活动期,各期特点为:①免疫耐受期:血清hbsag、hbeag、抗hbc三者阳性(即大三阳),hbv-dna病毒载量高,但肝功能正常,肝脏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肝损害,此期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②免疫清除期:此期血清可以是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也可以是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病毒定量检测(hbv-dna)一般大于2000iu/ml(相当于104copies/ml),伴有肝功反复异常(如alt持续或间歇升高),肝组织学中度或严重坏死、肝纤维化等,反复或严重的肝损害可导致肝硬化或肝衰竭。③非活动复制期:表现为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hbv-dna低于检测下限,肝功正常,肝组织学无损害或有轻微损害,这标志着乙肝在机体内获得机体免疫系统的控制,此期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大大减少。④再活动期:某些处于非活动期的患者在一些诱因下可再次出现肝炎活动复发,表现为dna阳转,肝功异常,病情加重等,这些诱因包括劳累、免疫力下降,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等等,尤其是那些“小三阳”但hbv-dna仍然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容易反复出现肝炎发作,疾病进展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hcc(原发性肝癌)。
通过了解乙肝的概述,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种疾病,如果等到得病了在治疗,与其不如我们在疾病还没有光临的时候做好疾病预防,现在的环境还有食品问题都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所以我们一定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均衡饮食,定期运动,都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