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站全身骨折3.5~5%,占肩胛带骨折40%,锁骨骨折按损伤部位分为锁骨内1/3骨折,锁骨中1/3骨折,锁骨外1/3骨折。锁骨中1/3骨折是指锁骨锥结节与第一肋外侧缘锁骨投影点之间的一段锁骨骨折,其骨折占锁骨骨折总发病率的80%,如此高的比率可能主要与以下三方面有关:
1、锁骨中段最薄、最窄;
2、无论是弯曲还是在横切面解剖上,锁骨的中1/3都是过渡区,导致其成为力学上的薄弱部;
3.锁骨的中1/3是唯一没有被韧带或肌肉附着所支持的部分。
锁骨中段骨折虽有如此高的发病率,但临床上可见锁骨内、外1/3骨折的分型较多且愈来愈细,却难见锁骨中段的分型,或简单的分为移位、无移位、粉碎性三个亚型。通过我们对100例锁骨中段骨折的观察与治疗,我们发现锁骨中段骨折的主要骨折片的构成或主要骨折片出现的位置有一定的恒定性,结合骨折片移位多少我们提出了锁骨中段骨折的四种类型的分型法,此法类似肱骨近端骨折的分型法。
我们发现:锁骨中段骨折的主要骨折片主要由四块构成,即第一块:骨折近断段,第二块:骨折远断段,第三块:骨折远断段腹侧骨块,第四块:骨折近断段背侧骨块,为什么这四个骨片会较恒定的出现,尤其是骨折远近断段腹背侧骨块?我们考虑可能系锁骨中段的解剖形态与其受外力方向有一定的关联。为了对骨折分型,我们还需对主要骨折块移位的程度明确,所以我们又对骨折移位加以界定即骨折移位标准为:
1、骨折远近断段间重叠﹥2.5㎝或成角﹥30°,
2、背或腹侧骨片移位﹥1㎝或成角﹥45°,
结合上述两个因素我们将锁骨中段骨折分为四种类型:
ⅰ型:无论骨折块有多少但其移位未超过界定移位标准;
ⅱ型:骨折主要由远近断段构成且其过移位超界定标准;
ⅲ型:骨折主要包括远近断段及腹侧或背侧骨片中之一块且其过移位超界定标准;
ⅳ型:骨折包括四个主要骨折片且骨折片间发生重叠短缩或成角等移位。
通过对100例锁骨中段骨折的观查与治疗,我们发现此分型法基本能对100例锁骨中段骨折进行明确的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