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基本介绍_骨质疏松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27
【导 读】在这个高压的时代,年轻的人们压力尤其大,而老年人也是压力巨大,他们的年龄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骨头的年龄也随着时间增长了,这时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骨头问题,而骨质疏松就是骨科问题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下面我将对这一老年常见疾病做一些基本介绍。 病

  在这个高压的时代,年轻的人们压力尤其大,而老年人也是压力巨大,他们的年龄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骨头的年龄也随着时间增长了,这时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骨头问题,而骨质疏松就是骨科问题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下面我将对这一老年常见疾病做一些基本介绍。

  病因

  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1)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2)妊娠、哺乳。

  (3)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4)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5)肝脏病。

  (6)肾脏病 慢性肾炎血液透析。

  (7)药物 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8)废用性 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肌萎缩、伤后肌萎缩等。

  (9)胃肠性 吸收不良胃切除。

  (10)类风湿性关节炎。

  (11)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

  (12)其他原因 吸烟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2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5.骨密度测量。

  3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 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 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在骨的高转换状态(例如ⅰ型骨质疏松症)下,这些指标可以升高,也可用于监测 治疗的早期反应。

  4.晨尿钙/肌酐比值 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二)辅助检查

  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

  (1)对于有局部症状 患者应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2)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是骨折最好的预测指标。

  4诊断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的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诊断:正常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之内;骨质减少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1~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严重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并伴有1个或1个以上的脆性骨折。该诊断标准中bmd或bmc可在中轴骨或外周骨骼测定。

  5鉴别诊断

  主要和骨软化、骨髓瘤、成骨不全以及各种癌性骨病相鉴别。

  6并发症

  骨折、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多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等室内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明显较大的外力作用,便可发生骨折。骨折发生部位为胸、腰椎椎体、桡骨远端及股骨上端。

  7治疗

  1.药物治疗

  临床上用来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有:钙制剂,包括有逸得乐、凯思立,钙尔奇d、乐力、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龙昌钙+d口服液、劲得钙、巨能钙和超微钙;抑制骨吸收药物,如去氢孕嗣、倍美力片和利维爱等;双膦酸盐类,如福善美、骨麟、邦得林和吉力舒宁;成骨治疗药物,如特乐定;促进矿化的维生素类药物,如法能(lα-羟基维生素d3)、罗钙全(钙三醇)、萌格旺(阿法骨化醇)、立庆(阿法骨化醇片)。

  2.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其目的在于治疗骨折,尽早恢复正常功能

  骨质疏松大概的基本常识都在上面了,如果家里有老人得了骨质疏松那么请及时带老人去治疗,尽好自己的孝心,如果没得这个病,那么就值得庆幸了,但也不可以掉以轻心,毕竟人年纪大了会有很多疾病找上来的,要及早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