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cdh分型中的优势:azuma等利用3dct对 髋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观察,对6例股骨头覆盖状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髋臼前上、前后联合的大部缺损,且特别指出3dct能充分检出髋臼后唇的缺损,提出3dct显示不同类型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并实施相应的手术。lang等对两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进行3dct手术前后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例股骨头的后覆盖缺陷,并得到手术证实,第2例未见异常,与临床相符。roach利用3dct对14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股骨头失去圆形结构,髋臼改变明显的部位是髋臼上缘不同程度的缺损,并且患儿多为半脱位,提示有造盖的需要,半脱位也见于髋臼前方的缺损,臼窝轻度前倾;后脱位多为全脱,且多见于整个髋臼发育浅。lafferty等对33例不同时期的cdh标本进行了解剖与3dct的对照研究,认为3dct在cdh的髋臼形态学分类中起至关重要作用。butler manuel等也对髋臼发育异常的类型进行研究,相继提出了髋臼发育不良的三种类型:前缺陷、后缺陷、前后联和缺陷。kim等全面地报道了髋臼发育的病理形态,并提出缺损部位与疾病种类有关,对24例神经肌肉疾病(neuromuscular disease;nad)进行3dct检查,提出了髋臼缺损类型,以及缺损部位与关节脱位及半脱位的位置有关,其类型有:髋臼后缺损(37%),前缺损(29%),中上缺损(15%),混合缺损(19%),作者提出髋臼后缺损仅见于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髋臼发育不良,不存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dct可以在术前充分了解髋臼缺损的位置、程度及与股骨头的关系,并对分型有
重要意义。
(2) 在定量分析方面的优势:股骨头脱位、髋臼发育差和股骨颈前倾角(fna)的增大是髋关节脱位的三个主要骨性变化,很多学者不仅在形态学方面进行细致研究,在参数测量方也进行了多方面研究,通过参数测量来反映形态的变化。3dct不仅具有x线及2dct的许多测量功能,如:股骨颈前倾角(fan),髋臼角(c-e角),髋臼指数(ai),髋臼指数深度比[ai(d/w)]等,而且扩大了其测量范围,3dct可以对骨盆整体及可旋转观察测量,不受骨盆畸形的影响。计算机提供量化分析,计算股骨头与臼的偏心率以及股骨头的覆盖率,更好地了解股骨头与臼的相称性,指示复位的可行性及复位所需的距离。
(3) 对cdh手术的指导意义:3dct不仅在cdh的分型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手术的方案制定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髋臼的形态、缺损部位、程度均能通过3dct清晰显示,3dct能在术前对股骨头的覆盖程度、髋臼的深度及髋臼开口的角度作出很好的评估,又可以明确关节造盖的位置和所需骨块的大小,以避免髋臼成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造成植骨过高的问题;还可利用3dct观察髋臼上缘骨质发育情况,尤其可清晰观察骨赘,术前确定最佳植骨部位,提高植骨成活率。klaue等利用3dct对于chiari截骨术的预后进行研究,认为chiari截骨术和关节外增补术虽然减轻了关节面的压力,但增补材料与髋臼易形成滑囊,造成手术的失败,以往2dct难以评估手术的预后,3dct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全髋置换术前,3dct用于术前模型的制作,实验证实,三维ct制成的模型比根据二维测量所得数据制成的模型更精确,模型在术前排演、术后估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