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脱位_髋关节脱位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03
【导 读】小儿常见的下肢畸形,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维持髋关节稳定的三要素为:1 髋臼直径、深度与股骨头的比例。2 髋臼深度与圆韧带长度的比例。3 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出生时髋臼深度变浅,致使髋关节不稳定,圆韧带
小儿常见的下肢畸形,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维持髋关节稳定的三要素为:1 髋臼直径、深度与股骨头的比例。2 髋臼深度与圆韧带长度的比例。3 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出生时髋臼深度变浅,致使髋关节不稳定,圆韧带长度的增长超过髋臼深度的增长,分娩时母体分泌大量雌激素,髋关节处于松弛状态,如受外力作用易发生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可引起骨骼和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改变,髋臼变浅,狭窄,呈三角形,髋臼方向由向外、向下变为向前、向上。股骨头骨骺出现迟缓,发育较小,股骨头失去球形而变得不规则。股骨颈短而粗,前倾角增大。脱位侧骨盆髂骨翼倾斜,坐骨结节分开,耻骨联合增宽,髋臼基底增厚。单侧脱位有脊柱侧弯,双侧脱位腰椎前突。盂唇内翻入髋臼,关节囊拉长,髂腰肌经过关节囊前方使之出现压迹,严重者引起关节囊狭窄,呈葫芦状,有的与髂骨翼粘连,阻碍股骨头复位。)圆韧带拉长、增宽、增厚,部分病例部分消失或完全消失。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与筋膜发生挛缩。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临床表现为双下肢不等长,新生儿期臀纹不对称,行走后出现跛行,可通过体检和拍片明确诊断。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先决条件,髋关节复位后,创造了头臼同心的条件,大部分病例在一定的时间内,髋臼发育不良获得恢复。治疗越早方法越简单,效果越好。 6月以下可用pavlik支具,需6-9个月时间,新生儿复位成功率为90.5%,1-5个月82.6%。6-18月,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人位石膏固定3个月,改用可调式外展支具。复位前要牵引2-3周,切断内收肌。18个月以上多数需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常见并发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再脱位,关节僵硬。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