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口腔医院近年来进行的研究显示,口腔白斑的癌变与吸烟有密切相关性。吸烟者口腔白斑的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发生率、癌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并且随着吸烟数量增加、吸烟年限延长而明显增高。
专家提示:口腔白斑癌变与吸烟密切相关
杜宏宇科主任透露:口腔癌发病在世界恶性肿瘤中排位第六。口腔白斑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口腔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7%-15%。其中,非均质型白斑癌变率可高达15%-40%。口腔白斑癌变机制复杂,癌变原因一直未能明确
杜科主任与口腔黏膜专家组成员一起还对医院120名于本院确诊为口腔白斑患者的观察发现:
在不吸烟的52名患者中,口腔白斑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3名,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及癌变2名,癌变率为3.85%;在吸烟的58名患者中,口腔白斑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4名,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及癌变11名,癌变率为18.97%。
吸烟患者的吸烟史为2年-50年,吸烟量在每日2支-40支,平均吸烟包年数为22.2(吸烟包年数=吸烟年数×吸烟包数/天)。在吸烟包年数≤10的24名患者中,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1名,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及癌变2名,癌变率为8.33%;在吸烟包年数在11-30的28名患者中,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2名,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及癌变4名,癌变率为14.29%;在吸烟包年数在31-50的6名患者中,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1名,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及癌变5名,癌变率为83.33%。
由此可见,吸烟是患口腔白斑的重要因素。随着吸烟包年数增加,口腔黏膜上皮发生了质的病变,增大了癌变几率。
为了证明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杜科主任还与医院专家一起开展了另一项有关吸烟对口腔黏膜组织DNA损伤的研究。研究对54名吸烟口腔白斑患者进行了口腔脱落黏膜细胞核、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反映口腔癌前病损程度与癌变危险性的指标,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
杜宏宇科主任提醒,口腔白斑在临床上分为暂时性、肯定性两个阶段。一些吸烟不久的患病者在接受医生戒烟劝阻后,口腔白斑自然消退。但是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来说,口腔白斑就没有这么容易消失了,为了预防口腔癌变,我们一定要及时到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