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口腔白斑”,人们往往会顾名思义,认为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有许多非角化性病变和角化性病变,都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前者如白色念珠菌病,游走性舌炎,白癜风等。后者有局灶性角化病、口腔厚皮病、硬腭烟草性白色角化病、白色水肿、良性过角化、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等,当然也包括“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的临床表现特征为:乳白色隆起的白色斑块,表面粗糙或略粗糙(单纯型);有的在白斑基础上发生溃疡或糜烂(溃汤型);有的斑块表面呈毛刺状或绒毛状(疣状型);有的则在充血发红的“背景”中间杂有颗粒状白色角化损害(颗粒型),根据这些特征,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仔细检查而得出“口腔白斑”的初步诊断,然而,尤如人眼看不出细菌一样,临床观察的结果要经过病理检查证实,才能最终确诊。
尽管口腔黏膜病专家在寻求防癌药物和其他有效手段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但提高警惕,定期去医院请口腔黏膜病专家随访,始终是防止口腔白斑癌变的最好措施。
口腔白斑重在预防。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要及时治疗;有全身疾病要及时的调整和治疗。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也应除去;更换金属修复体,避免不同金属修复体的电流刺激;还要去除刺激因素,戒除烟、酒嗜好,不吃辛辣食物。只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治愈。
已经发现有口腔白斑最好到专科治疗检查,以防止延误了治疗时间。口腔白斑一定要及时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局部涂抹0.1%~0.3%维生素a(注意:不适用于充血、糜烂的病损),口服维生素a或维甲酸片,每日15~30mg,有助于消除上皮的过度角化。
(2)若白斑在治疗过程中有增生、硬结、溃疡等改变时,存在癌变可能性,病人可考虑手术切除,并做进一步检验。
(3)忌用腐蚀性药物,因为腐蚀性药物有促进癌变的危险,一切疗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治疗口腔白斑,临床上一般都主张手术切白斑,而且切除一定要干净,如果切得不够彻底,白斑黏膜下残余组织继续存在,病变的根源没有消除,会继续引起病变。对于长在舌头上的白斑,一般采用纵切法,舌头长度不会变,但舌头会变薄,说话多少有一定的影响,影响说话功能的,可以做皮瓣修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