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白斑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疾病,如果在患病初期加以预防和有效的护理的话有一部分的口腔白斑是比需要治疗的,但是如果长时间的疾病不愈甚至有加重的症状的话就要到医院接受治疗了,口腔黏膜白斑(OLK)的最新定义是在1996年瑞典Uppsala国际口腔白色病损会议上做出的,会议认为OLK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不能被诊断为其他疾病和以口腔黏膜白色损害为主的疾病,并且一些OLK可以转化为癌。由于白斑与WHO1992年公布的癌前病变概念较为相符,因而被认为具备癌前病变的特征。OLK病因复杂,尚无定论,因此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多种多样,本文重点介绍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方法。
1、多数黏膜白斑不需治疗。戒除所有的不良习惯与嗜好,包括戒除烟酒、不进食过热食物和少吃辛辣食物、纠正单侧咀嚼习惯等。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改善口腔卫生,禁止吸烟,治疗病牙,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停止吸烟后,与吸烟相关黏膜白斑多数消退。同时磨改牙齿锐利的边缘,拔除残根、残冠、错位及无功能牙,对不良修复体也应除去或修改,以消除局部刺激因素
3、治疗伴发的全身性疾病。可给维生素A,每天5万单位,肌内注射,或注射维生素B12。
4、局部治疗:以纯硝酸银或铬酸等腐蚀,或行激光切除。但必须深入到黏膜深部,特别是舌黏膜白斑,应尽早切除。
5、每年至少检查1次,直至皮损消退。如果黏膜白斑上皮发育不良或皮损不消退,可考虑手术切除。
6、大面积白斑可在切除后行游离皮片移植,覆盖创面,或冷冻激光治疗。
7、中医治疗。法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用解毒清热汤及活血散瘀汤合方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