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炎是口腔粘膜的炎症,可波及颊粘膜、舌、齿龊、上腭等处。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导致口炎的发生。
细菌感染性口炎常以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这些细菌在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低下状况下,若口腔不洁,则致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急性口腔黏膜损伤。
婴幼儿抵抗力差,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积极预防口炎。预防措施如下:
(1)注意科学喂养,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避免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
(2)重视口腔卫生,特别在有急性感染时应注意清洗口腔;
(3)注意饮食及奶具、乳头的清洁消毒,减少腹泻发生;
(4)疱疹性口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服用板蓝根,每天1次,连服3天;
(5)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而诱发小儿鹅口疮及二重感染。
此外,还应该在食物上注意:孩子应该多吃富含核黄素的食物,比如运动性食品。动物肝脏的核黄素最为丰富(每100克含2~4毫克),其次是蛋类(每100毫克含0.3~0.4毫克),牛肉、菠菜、苋菜、油菜、茴香、花生、黄豆、木耳等食品中也含有相当数量的核黄素。多吃新鲜绿叶蔬菜、萝卜、胡萝卜及各种水果,适当进食豆制品、牛奶、蛋类、瘦肉、动物肝脏等含B类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免造成维生素B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