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的作用_包皮包茎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6
【导 读】包皮的作用包括预防功能,免疫防护等等,平常要注意保持包皮的卫生,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预防功能 如同眼睑保护眼睛一样,包皮则保护阴茎头,使它保持柔软、湿润和敏感.同时它还可以保持阴茎头一定的温度,调节ph值平衡以及具有清洁作用.阴茎头本身并不含有皮脂腺

  包皮的作用包括预防功能,免疫防护等等,平常要注意保持包皮的卫生,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预防功能

  如同眼睑保护眼睛一样,包皮则保护阴茎头,使它保持柔软、湿润和敏感.同时它还可以保持阴茎头一定的温度,调节ph值平衡以及具有清洁作用.阴茎头本身并不含有皮脂腺,它依靠包皮分泌的皮脂使阴茎头润滑和维持健康.

  免疫防护

  所有的身体器官的开口都是身体免疫预防的第一道防线.包皮的腺体能够分泌抗细菌和病毒蛋白,如溶菌酶,这种酶也存在于眼泪和母亲的乳汁中.特异的上皮细胞,如郎罕氏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富含于包皮的外层表面.包皮黏膜的浆细胞能够分泌免疫球蛋白,这是一种预防感染的抗体.

  多年来,我们已经知道郎罕氏细胞和枝状细胞在皮肤黏膜的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研究发现,黏膜免疫系统才通过引进抗原,即通过阴道黏膜致敏,用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具有免疫活性的包皮黏膜系统从理论上讲也可以作为一种提供黏膜疫苗的途径.

  我们已经知道,郎罕氏细胞能够分泌细胞因子.最近,人们才发现,没有郎罕氏细胞,鳞状上皮细胞也能分泌细胞因子和白细胞介素,刺激t细胞的免疫反应.由包皮黏膜和皮肤释放的细胞因子目前尚未进行仔细研究.国外学者weiss在胎儿的包皮的黏膜表面未发现郎罕氏细胞,但在成人的包皮粘膜上皮很易得到确认.

  在新生儿的包皮的黏膜表面未发现郎罕氏细胞,可能是由于包皮黏膜在无菌的子宫腔内环境中与腺体黏膜的融合所致.直至逐渐成长,包皮可以回缩,黏膜与抗原接触时才可以确定郎罕氏细胞的存在.

  包皮下菌群的多样性的作用尚未得到进一步的研究,而包皮的免疫功能的研究也仅在婴儿进行.有报道称,包皮环切术切除了包皮的郎罕氏细胞,推测可能降低了hiv感染的危险性.

  然而这种理论存在缺点,即使切除了包皮,仍有残存的阴茎头黏膜,在阴茎的表皮仍有郎罕氏细胞的存在.在美国,并没有由于包皮环切术的盛行,而阻止了包括hiv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郎罕氏细胞因此应该被理解为正常的黏膜免疫细胞,而不是需要切除的一种疾病.

  性感带

  包皮如同指尖和嘴唇一样敏感.它含有极为丰富的多样的、比阴茎其他任何部位密度都高的的特异性神经受体.这些特殊的神经末梢能够辨别动感、细微的温度变化和组织结构的层次感.

标签:
看了又看
  • 女童误服纽扣电池长达16小时 差点胃穿孔

    女童误服纽扣电池长达16小时 差点胃穿孔

    新华社哈尔滨4月5日电(记者张玥)花生、硬币、电池、纽扣、瓶盖、天线……如果说这些都是“杀手”,您相信吗?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近日就接诊了一名2岁女孩,误服纽扣电池长达16个小时。2017年以来,这一医院已接诊此类气...

    包皮包茎
    2017年04月13日
  • 陷入“中年危机”的90后们应该好好想一想“我是谁”

    陷入“中年危机”的90后们应该好好想一想“我是谁”

    90后“中年危机”的说法在青年群体中不胫而走,不论这是自我调侃还是真实的看法,作为心理学尤其是青年心理问题的观察者,我都感到些许迷惑与焦虑。中年危机一般是指人到中年,因面临衰老、压力、婚姻、事业、子女等...

    包皮包茎
    2017年04月13日
  • 女人小便后要擦干吗?日常阴部卫生该注意什么

    女人小便后要擦干吗?日常阴部卫生该注意什么

    生活中大多数女性如厕都离不开卫生纸,然而,前阵子有流言认为这恰恰是导致妇科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因为现在很多卫生纸都是再造纸,其中带有大量的细菌,过分频繁地用纸巾擦拭,细菌很容易在阴道处停留并滋生,最好...

    包皮包茎
    2017年04月13日
  • 儿童误吞异物"五花八门" 日常看管应格外注意

    儿童误吞异物

    新华社哈尔滨4月5日电(记者 张玥)花生、硬币、电池、纽扣、瓶盖、天线……如果说这些都是“杀手”,您相信吗?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近日就接诊了一名2岁女孩,误服纽扣电池长达16个小时。2017年以来,这一医院已接诊此...

    包皮包茎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