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替代治疗用于完全性垂体性尿崩症。
加压素制剂各种剂型:1.水剂加压素。2.长效尿崩停。3.粉剂尿崩停。4.人工合成ddavp(1-脱氨-8-右旋精氨酶血管加压素)。5.新抗利尿素纸片。
(二)常用药物
1.鞣酸加压素
油剂即长效尿崩停,必须深部肌内注射,制剂为每瓶为100mg/5ml。临床应用一般从小剂量0.1ml,可维持疗效6-7天。使用时必须轻轻摇匀。每次注射必须在前一次注射药物的抗利尿作用消失后,即病人尿量明显增加后使用,慎防用量过大发生水中毒。
2.加压素水剂
加压素水剂:0.5-1.0ml(5-10u),每6-8小时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本品作用快,但疗效短暂,因此常用于昏迷或手术前后的病人。常见副作用有头昏、头痛、腹痛、恶心等。孕妇禁用,冠心病患者慎用。加压素粉剂20-50mg,每日3-4次,鼻腔吸入。疗效不如弥凝。
3.垂体后叶素粉剂
(尿崩停)30-40mg,每6小时1次,鼻腔吸入;或用水剂滴鼻或鼻腔喷雾。
4.人工合成精氨酸加压素和赖氨酸血管加压素均为水溶液滴剂。前者10-20μg,每2次;
后者5μg,每日2-6小时1次。
5.去氨加压素(ddavp):
商品名弥凝(mini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制剂,较天然抗利尿激素的抗利尿作用大大增强,而极少产生加压作用。其鼻腔滴剂、喷雾剂或口服片剂均有良好疗效,极少发生副作用。目前,一致公认它是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的首选药物。
(1)用法:
①鼻喷雾剂每次用量为2.5-10μg,鼻滴剂每次用量2.5-20μg,均可由2.5μg起始。
②口服弥凝片有100μg及200μg两种用法,小儿应由25-50μg起每晚服用,渐增至有效剂量,亦可每日2次服用,见效后可逐渐减至最小有效维持剂量。
③静脉注射剂量0.5-4μg。小儿剂量:≤1岁0.2-0.4μg,>1岁0.4-1μg,每日1-2次。用于术后尿崩症。
④肌内注射及皮下注射用量为0.5-4μg(同静脉用量)。副作用很少,偶见头痛、恶心、上腹痛等,减量后消失。静脉注射给予止血量后可产生轻度心率加速、结合膜充血、面部潮红及舒张压降低等。治疗期间应控制水摄入量,以防水中毒、脑水肿及低钠血症。长期用药不会产生抗体或抗体介导的耐药性,亦不产生内源性抗利尿激素下调。禁忌证:习惯性精神性烦渴症不可使用。心功能不全及需用利尿药者应禁用。弥凝治疗肾性尿崩症无效。
(2)用药注意:
①口服弥凝片剂药价较贵,应采用最小有效量,以保证睡眠及上课即可,适当限制饮水量并进低钠饮食。
②吲哚美辛可加强弥凝的作用,并用时应予适当减量。氯丙嗪、卡马西平及三环类抗抑郁剂可引致adh释放,并用时应减少弥凝用量。
③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测定血及尿渗透浓度以维持最佳药量。
④药物剂型转移用量比例:静脉注射用量常为鼻给药量的1/10,鼻用药量为口服用药量的1/20。口服药作用维持8-12小时,成人由100μg开始服用,小儿可由25-50μg开始服用。
⑤口服弥凝片可在室温中保存,鼻滴剂和注射剂需在低温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