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存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_动脉粥样硬化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6
【导 读】摘要:研究人员在小鼠体内发现一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这一发现有助于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建立检测易感性的新方法以及设计新的治疗方案. 达拉斯,7月4日(路透社医学新闻)- 为什么有些人进食高脂饮食后并不发生血管内脂肪沉积,也不得心脏病,而另外

  摘要:研究人员在小鼠体内发现一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这一发现有助于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建立检测易感性的新方法以及设计新的治疗方案.

  达拉斯,7月4日(路透社医学新闻)- 为什么有些人进食高脂饮食后并不发生血管内脂肪沉积,也不得心脏病,而另外一些人则不同呢?有一种可能就是血管内存在一种促使血管分泌保护性蛋白的基因.加利福尼亚大学的weibin shi博士研究了来自2种不同小鼠大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其中一种小鼠进食高脂饮食后易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另一种小鼠则相反,该研究揭示了为什么有些人的冠状动脉容易阻塞,而有些人则不易.研究内容详见《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人与小鼠相似,高脂饮食会增加血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含量以及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而且人与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在早期阶段很相似,因此,小鼠体内的发现对人类有重要意义.

  由于氧化的ldl可促进内皮细胞释放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蛋白,因此,研究人员将内皮细胞暴露于轻度氧化的人ldl.结果来源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感小鼠的内皮细胞释放出促进致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蛋白,而致动脉粥样硬化耐受小鼠产生一种名为ho-1的蛋白,科学家们认为这种蛋白具有抑制致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作用.

  shi 博士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对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既可以通过阻断促进疾病发生的途径预防疾病,也可刺激阻止疾病发生的因素.rockefeller大学的jan l. breslow博士指出本研究首次证实血管内存在一些独立于饮食之外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因素.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