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此,人们往往产生一种表象认识,好象人们40岁以后才开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其实不然。一项最新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始发自少儿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这是我国科研人员首次通过对人体新鲜心脏标本
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此,人们往往产生一种表象认识,好象人们40岁以后才开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其实不然。一项最新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始发自少儿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这是我国科研人员首次通过对人体新鲜心脏标本进行病理生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一成果为我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可靠依据。“八五”期间,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选取327例15~39岁北京、南京、宁波渔区居民非正常死亡者的新鲜心脏标本,进行病理生理学比较性研究。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总检出率达68.3%,并证实北京仍属动脉粥样硬化高发区,病变检出率达75.8%。冠状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血管老化等症状北京人最早在20岁即可出现,而低发区约晚5至10年,这可能与饮食结构有关。从形态学特点分析,北京标本中70%以上的粥样硬化斑块为进展型,如不及时控制,极易发生斑块出血、附壁血栓形成,引起青壮年猝死或诱发心肌梗塞。对一组高危人群新鲜心脏标本的研究发现,其晚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比普通同龄人高出一倍,且集中在20~30岁。这一发现提示:过度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及忧虑、压抑、狂躁、恐惧、绝望等精神因素是导致年轻人过早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由此看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大、中型动脉的结果,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因而人们从青少年开始就应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血管保护,重视健康积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标签:
看了又看
-
冠心病冠脉造影别太随意 冠心病手术怎么做
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以往人们发现高血压也有这种双高峰规律,即早晨7~9点和下午3~5点时血压升高,以致脑中风在这两个时间段也呈高发现象.这个规律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和用药有重要指...
冠心病2017年04月13日 -
又到龙虾飘香时 吃小龙虾要注意什么?
又是一年龙虾飘香时。最近,你有没有被朋友圈各路吃货半夜晒出的龙虾照刷屏?看着满桌红彤彤的小龙虾,真是馋死了。近日,笔者走访了几家夜宵店,发现小龙虾早在2月底就开卖了,比去年提前了大半个月。清明过后,天...
冠心病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