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药频频"玩失踪" 莫让低价药成了传说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6
【导 读】不只是二陈丸,近年来低价药频频"玩失踪".1元1支的氯霉素滴眼液、2元100片的复方新诺明、3元1盒的牛黄解毒丸、几元一盒的氟哌酸、8元100片的牙周灵片等,几乎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这些药品价格虽低,但疗效确切,"好用不贵",得到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市场需求量巨大,

●市场瞬息万变,药价不能"定"起来,而要"动"起来.只有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药品动态定价,低价药才能重回市场


最近,笔者去买止咳药二陈丸.此药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价格不过20元.结果,跑遍了附近药店,得到的答复都是好几年没货了.


不只是二陈丸,近年来低价药频频"玩失踪".1元1支的氯霉素滴眼液、2元100片的复方新诺明、3元1盒的牛黄解毒丸、几元一盒的氟哌酸、8元100片的牙周灵片等,几乎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这些药品价格虽低,但疗效确切,"好用不贵",得到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市场需求量巨大,因此它们的短缺备受关注.


明明百姓有需求,为啥企业不生产?最近,在广东药品交易中心发布的一张清单上,有多达1004个品规的药品断供,导致患者无药可用.药品中了标,企业不是不想供货,而是没法生产,因为生产成本与中标价格相差悬殊.以葡萄糖注射液为例,成本价1.8元,中标价1.2元,这意味着只要生产出来就亏损,企业不供货,只能上"黑名单".辛辛苦苦中的标,却成了"烫手山芋".


药品是特殊商品,病人有刚性需求.为了防止低价药品消失,政府该出手时就得出手.去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低价药清单,允许低价药在合理范围内涨价,一些低价药品重回市场.今年,北京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原价30多元的速效救心丸,经过招标价格涨到39元.虽然一盒涨了9元多,却保障了市场供给,让老百姓不再为买救命药犯愁.尽管政府干预有效果,但不能过度依赖这只"看得见的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用好"看不见的手".


药品短缺主要是因为定价不合理,企业停产是一种本能反应.只要药品成本价高于市场定价,低价药就会难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一旦原料涨价,药品价格也应上浮.例如,在各省药品采购过程中,中标价格参考的平均价、入市价和议价往往是过去4—5年间的数据,但生产成本尤其是原材料的成本却是逐年上涨.以维生素B1为例,以前1公斤的价格是230元,现在超过1800元,有时候甚至到2000元.再加上新版GMP标准认证、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影响,企业对车间、产品的升级改造,也推动了药品成本上升.然而,对于价格的动态变化,政府部门往往很难准确及时地掌握.也就是说,药品一旦以低价中标进入医保支付体系,在几年之内,即使成本上涨也无法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价格,只能断供.短缺的后果是患者四处找药,黑市价格借机狂飙.例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青霉胺价格不到10元,被炒到近100元.集中采购的目的是让百姓买到好用不贵的药物,但如果无视经济规律,用守株待兔的办法管理药价,低价药难保不消失.


市场瞬息万变,药价不能"定"起来,而要随之"动"起来.只有随行就市,实行药品动态定价,低价药才能重回市场.同时,建立严格的成本监测体系,增强定价过程的公开化,这样既可防范制药企业虚报成本,又能保障低价药物的合理成本.医疗机构可参考周边省份价格,与生产企业谈判形成供货价.


构建科学的药品定价机制,是医改的重大课题.政府部门应告别"救火式"思维,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保障百姓用药需求,让低价药不再成为"传说".

看了又看
  • 女星拍戏误食真安眠药 过量服用安眠药后该怎么急救

    女星拍戏误食真安眠药 过量服用安眠药后该怎么急救

    据香港媒体报道,有爆料者指陈佩思拍摄电影时,为了一场自杀戏吞了整瓶"道具药",一般拍戏都会用形状类似的糖果代替药品,没想到她吃到的竟是真的安眠药,"醒来已经在医院",且在之前一度送进加护病房,差点连命都没有了.不...

    寻医问药
    2017年04月28日
  • 专家:猪肺、牛肺加工的"牛肉干"危害健康

    专家:猪肺、牛肺加工的

    3月31日,有媒体爆出,某年销售百万的“牛肉干”竟然是猪肺和牛肺加工而成的。这让平日里爱吃牛肉干的小伙伴着实吃了一惊! 据警方查明,贵州安顺的“乐呵呵”牌酒鬼牛肉、烧烤牛肉、麻辣牛肉无一例外是用猪肺、牛肺...

    寻医问药
    2017年04月13日
  • 老人吃馒头咽喉被卡呼吸困难瞬间瘫软 幸获抢救

    老人吃馒头咽喉被卡呼吸困难瞬间瘫软 幸获抢救

    长沙晚报讯(记者 唐江澎 通讯员 杨婕)吃了一个在微波炉里烤得发硬的馒头后,不久前因中风偏瘫住在长沙三真康复医院76岁的陈佑庭(化名)老人突然脸色发白、嘴唇发乌、呼吸困难,人瞬间瘫软了下去……经医护人员紧...

    寻医问药
    2017年04月13日
  • "健康谣言"为何难禁? 如何建立通畅的辟谣机制?

    原标题:“健康谣言”为何难禁? 春茶含过量农药、摸购物小票会致癌、红籽草莓含染色剂、面条残留物是塑化剂、疫苗危害巨大……近段时间,数则“健康谣言”引爆微信朋友圈。就在今年2月,一则“塑料紫菜”谣言一度导...

    寻医问药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