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本病是由于口腔内的细菌菌斑侵蚀作用和牙齿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症状]
1病初期少有自觉症状。
2随疾病进展,对温度、化学刺激有症状,去除刺激,症状消失。
3无自发痛。
[检查]
x线检查。
[诊断]
1牙齿颜色有改变。
2查到龋洞,探查敏感。
3深龋洞内,牙本质软化,食物贮留或嵌塞。
4对温度、化学刺激敏感。
5x线摄片示:邻面缺损,或髓腔内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治疗]
1去净龋坏组织。
2治疗时避免伤害牙髓(包括机械热、药物)。
3对于深龋已经引起的牙髓反应,尽可能去净病变组织。
4为了减少疼痛,有时可在局麻下进行治疗。
5反复安抚治疗,疗效不佳,仍有冷热痛者,进一步行牙髓治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