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方式定分止争 以法治思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28
【导 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医患关系还存在一些紧张状况,影响了社会和谐和健康中国建设.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非常复杂,需要从医患双方、医学活动本身特质、医疗卫生体系现状和社会大环境等方面探究原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需要从各个方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医患关系还存在一些紧张状况,影响了社会和谐和健康中国建设.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非常复杂,需要从医患双方、医学活动本身特质、医疗卫生体系现状和社会大环境等方面探究原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需要从各个方面着力,坚持多管齐下.当前,解决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首先需要坚持法治思维、采用法治方式.实践证明,医患纠纷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只要存在医疗服务,就有可能出现医患纠纷.但只要坚持法治思维、采用法治方式,就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医患纠纷,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尤其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医患双方法律意识,进行预防性法治建设.一些地方之所以发生恶性伤医事件等违法犯罪行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人法律意识淡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首先需要引导人们增强法律意识,在发生医患纠纷时能够利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当前,一些患者的维权意识有了很大提升,但法律意识并没有相应提升,遇到纠纷就采取非理性甚至极端方式来维权;一些医护人员也缺乏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在法治的轨道上处理纠纷,就会使一些医患纠纷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因此,要加大普法力度,加强与处理医患纠纷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帮助医患双方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现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重点放在了医疗机构、医疗技术等方面,在医疗服务方面还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这使普法工作难以增强针对性.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医疗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医患双方在处理矛盾纠纷时有法可依.


    保障医患双方平等地位,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用法治思维解决医患纠纷,需要将医患双方作为平等的主体.在医患关系中,医生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职业,这一特性使得医患双方容易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个别医护人员可能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而一旦发生医患纠纷,一些患者又会凭借人多势众侵犯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甚至一言不合便拳脚相加,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用法治思维解决医患纠纷,就要保障医患双方的平等地位,既不能因为医护人员的专业优势而损害患者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因为担心患者聚众闹事而损害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应依法受到保护.医患纠纷的处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把诉讼方式和调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法治方式解决医患纠纷,一般可以采用诉讼方式.诉讼方式解决医患纠纷具有强制性,一旦定案具有不可反驳性,医患双方必须服从,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诉讼方式虽然是处理医患纠纷最重要的方式,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诉讼周期较长、医患双方都要投入大量精力等.在处理医患纠纷时,也可采用非诉讼方式.非诉讼方式主要是依托调解机构的专业性、中立性,快速公平地调解医患纠纷,形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处理结果.调解方式是诉讼方式之外一种有效的辅助解决医患纠纷的方式,有利于医患纠纷的及时解决,防止医患纠纷的激化和升级,更有利于形成和谐医患关系.


    (执笔:阎升光、何丽娟、朱勇)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