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的病理分析及分类_食道癌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30
【导 读】食道癌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生活饮食条件的改善,食道癌越来越高发。目前为止,食道癌的确切致病因素还没有找到,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晚期,耽误了病情治疗,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食道癌的知识。今天我来看看食道癌的病理分析及分类。 我们先

  食道癌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生活饮食条件的改善,食道癌越来越高发。目前为止,食道癌的确切致病因素还没有找到,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晚期,耽误了病情治疗,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食道癌的知识。今天我来看看食道癌的病理分析及分类。

  我们先来看看食管癌的病理分析:

  食道分为颈、胸、腹三部。胸部食管又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自胸廓上口至主动脉弓平面;中段自主动脉弓至肺下静脉平面;下段是肺下静脉平面以下,通常将腹段包括在下段内。中段食道癌较为多见,下段次之,上段较少。多系鳞癌。贲门部腺癌也可向上延伸累及食管下段。按病理形态,临床上食管癌分为髓质型、缩窄型、蕈伞型、溃汤型四种类型,其中髓质型最常见,恶性程度高。癌在粘膜下可向食管全周及上、下扩散,同时也向肌层浸润,并侵入邻近组织。癌转移主要经淋巴途径,晚期可经血行转移至肝、肺、骨骼等。

  下面来看看食管癌的病理分类:

  1、糜烂型:病变处,食道黏膜略凹陷或轻度糜烂,糜烂处色泽较深,边缘不规则呈地图状,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糜烂区呈细颗粒状,偶有残存的正常黏膜岛。除个别病例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外,多数糜烂面较清洁。

  2、隐伏型:该型为食道癌最早的表现,极易在内镜检查中漏诊。病变处,食道黏膜与周围正常食道黏膜平齐,新鲜标本可见病变处黏膜色泽较正常深,呈粉红色,黏膜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表现为轻度充血斑或黏膜皱襞增粗,镜下均为原位癌。

  3、乳头型:该类型的肿瘤呈明显结节状隆上海人论坛起,病变处食道黏膜呈乳头状,或蕈伞状向食道腔内突出,直径为13cm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表面一般比较光滑,可有小的糜烂,有时有灰黄色炎性分泌物覆盖,偶有糜烂。

  4、斑块型:此型原位癌占1/3早期浸润癌占2/3。病变处食道黏膜略肿胀隆起,表面粗糙不平,色较灰暗,呈苍白色,有时可见小的糜烂区。病变边界清,有时可累及食道全周。食道黏膜皱襞增粗、紊乱与中断,黏膜表面粗糙,呈现粗细不等的颗粒与牛皮癣样表现。

  通过上面有关食道癌的病理分析及分类的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编更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食道癌的措施,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食道癌的发生。在此祝愿所有食道癌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
看了又看
  • 因高烧失去鼻子嘴巴 27岁姑娘接受“换脸”手术

    因高烧失去鼻子嘴巴 27岁姑娘接受“换脸”手术

    今年27岁的小金姑娘因儿时高烧发病,继发感染,失去了鼻、唇和中央的脸面。4月10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为其制定了在其胸前区“长出一张脸”的预构重建方案。医院副院长、著名整复外科专家李青峰坦言,这是一起罕见的...

    皮肤癌
    2017年04月13日
  • 体检查出尿液结晶不要慌 赶紧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

    体检查出尿液结晶不要慌 赶紧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

    一向身体健康的王先生,最近参加单位健康体检时,发现自己的尿常规检验报告单上提示有“尿液结晶”,便询问医生有无大碍。医生告知,尿中出现结晶很正常,不必担心。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结晶尿呢?究其原因主要有...

    皮肤癌
    2017年04月13日
  • 不把胆结石当回事 一碗热干面险要命

    不把胆结石当回事 一碗热干面险要命

    湖北日报消息(通讯员周曌)热干面+豆浆或许是不少武汉人过早的标配,但对于某些人而言,喷香的热干面可能会显得不那么友好。家住汉口的查先生就差点被一碗热干面要了命。 67岁的查先生一直独居,无人照顾的他饮食不...

    皮肤癌
    2017年04月13日
  • 癌细胞是自身细胞的蜕变:当细胞回归,癌症也能不治而愈

    癌细胞是自身细胞的蜕变:当细胞回归,癌症也能不治而愈

    原标题:为何癌症有时能自愈 《美国医学会杂志》曾刊登过一篇报道:20多年来,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检查数据显示,这些发现了的肿瘤如果放任不治疗,有时会致命,但许多小瘤子或者说小的癌症病灶,在未被检查出来,...

    皮肤癌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