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的病因学说_血管瘤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24
【导 读】血管瘤是常见的一种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血管。目前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关于其发病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学说: 可溶性细胞因子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血管瘤的发生是由于局部分泌的一种可溶性因子,会引起内皮的非正常增值,从而非细胞自身表型的改变所

  血管瘤是常见的一种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血管。目前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关于其发病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学说:

  可溶性细胞因子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血管瘤的发生是由于局部分泌的一种可溶性因子,会引起内皮的非正常增值,从而非细胞自身表型的改变所致。但是这种可溶性细胞因子仍未被确定,上述细胞因子是否为肥大细胞所分泌,仍需进一步研究。

  基因突变学说

  基因学说认为血管瘤的发病是由于染色体5q存在抑制血管形成的基因,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导致基因突变,使血管内皮异常增值,从而形成血管瘤。

  内皮祖细胞学说

  有不少学者认为,内皮祖细胞的存在是血管瘤早期快速增殖的根本原因。血管瘤内皮细胞可能来源于胎盘内皮,胎盘内皮细胞可由绒毛膜绒毛进入胎血循环,在胎儿体内进行克隆化增殖,形成血管瘤。

  细胞调亡学说

  婴儿在出生后1-6月,由于体内基因水平的调节,如mrna转录增加,使vegf(血管内皮细胞增长因子)、bfgf(碱性肝素结合生长因子)等表达增加,加上雌激素等促vec(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因子的作用,导致机体某些部位,尤其是皮肤局部vec过度增殖,同时这些vec的调亡可能由于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caspase-3(一组门冬氨酸特异性的胱氨酸蛋白酶)、clust/apo j(一种与调亡有关的多功能糖蛋白)等基因的调节而处于低水平,加剧了增殖、调亡的失衡,vec大量堆积,血管瘤快速增长。

  可见,以上几种关于血管瘤的形成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血管瘤的病因解释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证实。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