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学生们有自由的时间了,家长也为了给孩子们的健康“充电”,也为了下次开学都有个好的身体来保障学习的正常进行。对孩子患有鼻炎都非常的着急,想要趁暑假期间治愈鼻炎,那么鼻炎到底怎么治疗呢?我们来看一下。
炎炎夏季治疗鼻炎正当时
暑期过半,治鼻炎已到关键期
趁暑假给孩子补健康课 孩子患鼻炎危害多
近日,家住仓山的李女士带着10岁的儿子来福建武警医院就诊,接诊医生陈仁物主任发现,孩子的鼻甲肥大已经到了息肉样变的程度。“孩子成天嚷嚷鼻子不通气,可孩子暑期一直忙于补课学习,结束培训就赶紧带他来医院看病,幸亏来检查了,拖下去真是不可想象……”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家长一方面很着急怎么治疗,另一方面也放下来心。
记者在医院耳鼻喉科看到,就诊患者中学生患者约占六成,家长都想趁着暑假给孩子补补健康课。经过医生的讲解,许多家长认识到,鼻炎对孩子而言不仅仅是鼻塞、流鼻涕的小毛病,鼻炎久治不愈常影响周围器官如耳朵、咽喉、眼部,导致中耳炎、咽喉炎、气管炎、以及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的现象,而且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一定不能置之不理。
学生鼻炎发病率走高 微创技术适合学生鼻炎
据了解,目前青少年群体鼻炎发病率比较高,且有久拖不治,或治疗时断时续的特点。出现这种现象,除环境污染等外部因素外 ,升学和就业竞争激烈,压力越来越大,也是导致鼻炎的直接诱因。有报告指出,学生的鼻炎发病率高达20%,并有逐年走高趋势。“不少家长错把鼻炎当做感冒来治疗,给孩子吃了很多抗病毒药物,却还是不见好转。”福建武警医院陈主任提醒家长,如果感冒症状持续一周以上,或者反复发作,家长需警惕,最好带孩子上医院查一下鼻子,现在的鼻内窥镜检查操作简单、方便、只需几分钟,检查非常精确。
药物治疗的4大原则
药物治疗的四大原则:足量、足程、有效、联合
很多疾病的治疗,需要首先给予一个综合药物治疗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如果依然不能痊愈,可能还会选择一些手术治疗。但是,如果药物治疗不规范,不仅难以获得良好疗效,而且,还会导致手术适应症的判断失误。
所谓用药如用兵,兵者,有“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诸多用兵之道。有战略和战术之区别。同样,药物治疗也要讲求“君臣辅佐”,也要讲求排兵布阵,讲求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的区别,等等。其中,最最基本的就是药物治疗的四大原则:“足量、足程、有效、联合”
足量:足够的药物用量。很多情况下,每天3次服药,很多人会忘记,静脉滴注抗生素,多数药物需要2-4次/日,也就是说,至少是2次/日,而几乎是所有的人,每日静脉滴注抗生素,都习惯性的1次/日。这往往就达不到治疗需要。
足程:足够的治疗过程。但就急性炎症而言,从发病到痊愈,整个炎症过程,多数情况下,需要至少2周,也就是说,药物治疗常常需要2周一个疗程。如果是慢性炎症急性发作,这个治疗过程可能还要延长。而实际治疗过程中,人们常常只是服用几天药物,待症状稍有好转,便立即停药,从而使炎症的消退常常不彻底。
有效:有效的药物治疗。不同的炎症类型,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种类。只有选择正确药物治疗,才能获得良好效果,这才能称之为有效。而很多情况下,仅仅依据一次就诊情况,即便是医生在选择药物治疗时,也会出现问题,需要在服药后及时复诊,以便不断调整并确定正确的药物治疗种类、用量、时间,等等。而且,患者自己还会不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选择药物治疗。因此,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将会受到影响。
联合:联合用药。炎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自始至终使用一种药物,就可以控制炎症的顺利转归,因此,在不同的炎症阶段,面对不同的炎症形式,针对消除病因,改善症状,多数情况下,需要多种药物协同作用,因此,药物的联合使用非常必要。
鼻炎的治疗是要靠患者自己好好的进行保养的,不能随便的吃腥辣的食品和刺激性强的食品,否则只会恶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