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会分为不同类型的,而且不同类型治疗起来也是有所区别的,所以要想彻底的治愈外耳道炎的话我们就应该要先搞清楚自己患的是哪种类型的外耳道炎,外耳道炎疾病属于耳部疾病,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一项疾病症状,由于类型不同,给患者带来的危害程度就不一样,只有经过专业的医疗技术检查,才能够正确地区分开外耳道炎疾病的类型,那么,外耳道炎疾病都有哪些类型呢?
外耳道炎疾病有哪些类型
1、弥漫性外耳炎:外耳道软骨部和骨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广泛性炎症,耳痛剧烈。外耳道充血、肿胀,表面覆有脓性分泌物,可有听力减退。
2、单纯性外耳道炎:早期、轻型外耳道炎,患者仅有耳内不适、闷胀继和轻微疼痛,若及时医治,数日内炎症消退,恢复正常。
3、坏死性外耳炎:常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中,外耳道软组织重度广泛炎症,耳痛剧烈。
4、外耳道疖:发生于外耳道外端的软骨部,为毛囊或皮脂腺的葡萄球菌感染。耳痛甚剧,可有体温升高,待疖肿成熟,脓液穿破组织向外排除后,耳痛可骤减。
5、外耳真菌病:耳部发痒为主要症状,并有闷塞感、耳鸣及听力减退,外耳道内有黑色或黄色膜状物,亦有呈黄白色的粉末状霉点。
外耳道炎疾病的滴药需要注意的问题
(1)滴药用消毒棉签拭干,外耳道分泌物,否则滴入的药液,会被分泌物阻隔或稀释,从而使药物作用,减弱或失效
(2)滴耳药的温度不宜过凉,以免因冷刺激鼓膜或内耳,引起眩晕、恶心等反应。滴耳药的加温很简单,只需将药液滴在耳廓腔,使其沿外耳道壁缓慢流入耳底,药液自会温暖。切忌将滴药直接滴到鼓膜上。
(3)外耳道炎滴药护理操作,滴药前应将外耳道拉直,成人的耳廓向后上方牵引,小儿的耳廓向后下方牵引,然后滴药。滴药后轻轻捺压耳屏次即可。
(4)滴药方法:嘱患者侧卧或将头倒向侧肩部,使患耳外耳道口朝上,牵引耳廓,拉直外耳道,将药液滴入耳廓耳甲腔内,使药液由此进入外耳道,并沿外耳道壁流入耳道深部,捺压耳屏数次即可。滴药量一般每次2~4滴,每日4次。若病人自己滴药,应以对侧手指牵引耳廓,同侧手指持滴药管,按上述滴药方法即可。
温馨提示,许多人们对于外耳道炎这项疾病症状都不是特别熟悉,以至于当耳朵内部出现不舒服以及轻微疼痛的时候,没能够及时的进行专业检查,就导致这项慢性炎症发生的越来越严重,就会容易出现耳朵剧烈的疼痛现象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