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的儿童病症。多动症是以活动多为主要表现。婴儿期就有好动,不安宁,喂食困难,哭闹,入睡困难,易醒,双手不停地翻弄所看到的东西等表现。上学后在教室里坐不安稳,比较严重者擅自离开坐位在教室内走动,推撞别人,惹事生非,挤眉弄眼,作各种怪动作。
注意力不集中,无目的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一个玩具没玩一分钟就丢下,又去拿别的玩具。课堂上老师警告不要做小动作,病儿尽管点头答应,但转眼就弄起别的东西。即使是有限的作业,也不能一次坐下来完成。
行为冲动,不顾后果。学习困难,掌握词汇、计算能力也许正常,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主要是感知障碍引起对上下左右不能很好地辨别。
多动症的患儿,动作多,学习成绩差;低能儿,智力差,动作也不少。如何区别两者?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 开口叫爸爸妈妈的时间,多动症患儿在1岁左右;低能儿在1岁半以后。
二、 多动症患儿在学龄前就好动、顽皮;低能儿在这一时期表现老实、听话、不太顽皮。
三、 低能儿读书认真、主动做作业,成绩却提高不高;多动症则上课开小差,回家贪玩、不肯做功课,猴子屁股坐不住。
四、 低能儿在接受老师辅导时,接受能力差,理解力差;多动症儿童是能理解,却心不在焉,魂不附舍。
五、 低能儿是无能力学;多动症是有能力学,却不能定心学。
六、 低能儿即使用“益智药”也无济于事;多动症服了“利他林”药物之后,就立竿见影。
七、 低能儿的学习成绩虽差,却始终稳定在某一水平上;多动症则不然,成绩大起大落,好的时候可得满分,差的时候却是零分。
八、 低能儿的常识判断和理解力均较差;多动症患儿却很好。
九、 智商检查,多动症患儿的智力大多在80以上;低能儿却在70以下。
低能儿是“不可救药”(不是靠药物,而是靠反复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多动症是有药可治。正确区分两种情况,才不至于延误多动症患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