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儿多动症的科学方法全攻略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7
【导 读】当发现孩子总是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怀疑有多动症时,可不能盲目下结论,得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判断和应对。下面就来详细讲讲看小儿多动症的办法。

当发现孩子总是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怀疑有多动症时,可不能盲目下结论,得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判断和应对。下面就来详细讲讲看小儿多动症的办法。

一、观察日常行为表现

这是最基础也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家长和老师要留意孩子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举止。在学校里,看看孩子能不能安静地坐在课堂上听完一节课,是不是经常在上课过程中离开座位、四处走动,或者手里总是停不下来,摆弄文具、扯衣服角等小动作不断。做作业时,观察孩子能否专注地完成,会不会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瞅瞅窗外,稍微有点动静就被吸引过去,写得很慢且错误较多。在家里同样如此,看电视、写作业或者玩耍时,是不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总是从这个活动跳到那个活动,缺乏耐心。比如搭积木,正常孩子可能能专注地搭一会儿,塑造出个形状,而多动症孩子可能搭几下就厌烦了,跑去干别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是否特别冲动,想要什么马上就要,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等情况。这些日常细致入微的观察,能为后续判断提供很多线索。

二、借助专业评估量表

(一)常用量表介绍

有专门的儿童行为量表可以用来辅助判断,像《康奈尔学校行为量表》,它会从多个维度去考量孩子在学校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包括孩子的学习习惯、社交情况、情绪状态等方面,通过老师、家长分别填写,能综合反映出孩子是否存在多动、注意力等问题倾向。还有《儿童多动症评定量表》,里面涵盖了对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活动过多、冲动等典型症状的具体问题询问,根据孩子平时的表现打分,分数越高越有可能存在多动症情况。

(二)正确填写与解读

填写这些量表时,家长和老师要如实、客观地根据孩子日常真实表现作答,不能凭主观臆想或者带着期望去填写。填完后,专业的医生或者心理工作者会结合常模(也就是同年龄段正常孩子的平均得分情况)来分析,如果孩子的得分超出正常范围较多,在某些关键指标上明显异常,那就需要进一步深入检查了。不过量表结果只是参考的一部分,不能仅凭量表就确诊。

三、实地场景测试

(一)医院专业测试环境

到了医院,会有专门的科室和设备来进一步检测。比如有一些针对孩子注意力的测试,让孩子坐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通过看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听故事,然后按要求找出特定的内容或者回答相关问题,以此来考察孩子的注意力能否持续、能否准确筛选信息等。还有一些动作协调性的测试,像让孩子走平衡木、做跳绳之类的简单运动,看孩子的协调能力、自控能力如何,因为多动症孩子往往在这些方面也会表现欠佳,动作比较笨拙、难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二)模拟生活场景测试

除了医院的专业测试,医生还可能会设置一些模拟生活场景的环节。例如模拟课堂环境,摆上一些小桌椅,给孩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画画、搭积木等,观察孩子在这个类似课堂的氛围里能不能遵守规则、专心完成任务,还是会不停地动来动去、干扰他人。再比如模拟家庭聚餐场景,看孩子在有旁人在场的情况下,吃饭时的表现,是否能安静坐着吃完,还是吃几口就跑开去玩闹等,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测试,更精准地判断孩子在实际生活里的状态。

四、综合分析与诊断

最后,医生会把之前观察到的日常生活行为表现、量表评估结果以及实地场景测试情况等各方面信息综合起来考虑。他们会对比同年龄段孩子的正常发育标准,判断孩子的问题是属于多动症,还是只是阶段性的调皮、习惯不好等其他情况。而且对于多动症,还会区分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以便制定出最适合孩子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能是行为干预、心理治疗或者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等,帮助孩子更好地改善症状,健康成长。

总之,看小儿多动症需要多方面的考量、科学的方法和专业人员的综合判断,这样才能准确找准问题,给孩子有效的帮助。

标签: 多动症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