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幼儿是不会罹患阴道炎的.这是由于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幼女的两侧大小阴唇合拢严紧,处女膜完整,阴道前后壁紧贴,使管腔闭合.正是阴道的这种"自我封闭"状态,使幼女不易得阴道炎.可是,有的家长图方便,让幼女穿开裆裤,加上幼女又有席地而坐的不良习惯,容易被尿渍、粪渍污染或蛲虫感染,因而引起外阴炎;有些年轻母亲不注意生活小节,与幼女合用毛巾、水盆,将幼女的内裤与自己的内裤一起混洗,如果母亲患有霉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就会传染给幼女.
所以,要预防幼女得阴道炎,就得从家长做起.平时,要保持幼女的外阴部清洁卫生,用水工具专人专用,内裤不要混洗.要给幼女穿棉制内裤,不要穿尼龙或化纤内裤,棉布内裤透气性能好,尼龙、化纤内裤紧密度高,不利于会阴部透气.同时,对患蛲虫病的幼女,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注意了这些问题,幼女阴道炎的发生率就会明显下降.
幼女阴道炎的治疗上要注意以下因素: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穿软的连裆裤.
2、为增加阴道抵抗力,外阴可涂抹含雌激素的软膏,亦可用已烯雌酚口服,注意用量不能过多,以免引起阴道流血.
3、 查明病因者,应进行病因治疗.需配合其母的检查与治疗.
幼女所患阴道炎多与外阴炎并存.因幼女外阴发育差,缺乏雌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易受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滴虫或念珠菌也可引起感染.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幼儿园儿童的衣物、浴盆、手等传播;也可由于卫生不良、外阴不洁、经常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触污物所引起.此外,外阴损伤或抓伤,尤其是蛲虫感染时引起炎症.此外,尚可因误放异物于阴道内而引起.
因大量脓性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痛痒,可使患儿哭闹不安或以手抓外阴.检查时发现外阴、阴蒂红肿,表面可能有破溃处,尿道口及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小阴唇可见粘连,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可取阴道分泌物作涂片检查或送培养,寻找病原体,并注意阴道有无异物.
治疗原则为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磨擦;向阴道内滴入与病原相应原药物.如有异物必须取出.此外,可同时口服已烯雌酚0.1mg,每晚1次,共服7~14日,注意已烯雌酚的用量不能过多,以免引起子宫内膜增生,停药后脱落而发生阴道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