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
传染渠道;性传播或公共浴室等间接传染.
危害:胎膜早破、早产、绒毛膜羊膜炎、羊水感染等.
症状:白带呈稀糊状,为灰白色、灰黄色或乳黄色,带有特殊的鱼腥臭味.外阴瘙痒.
治疗原则:最好采用局部用药.导致细菌性阴道病的致病菌以厌氧菌为多见,因此,准妈妈应该注意保持外阴的干爽,不要使用护垫.常用的药物有甲硝唑等.
滴色念珠菌性阴道炎
传染渠道:性传播或洗涤用具的间接传播.
症状:外阴有明显瘙痒、灼痛感,白带为较稠的白色或黄白色凝乳状豆腐渣样,阴道壁往往有充血.有时还有尿频、尿痛.
危害:极少数念珠菌经宫颈上行,能穿透胎膜感染胎儿,引起早产;胎儿经产道感染,多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即通常所说的鹅口疮.有些婴儿还可能出现肛门周围念珠菌性皮炎.
治疗原则:孕早期尽量不用药,如果病症比较严重;可以采用苏打水擦洗阴道壁.但无论是哪种治疗方式都不能自作主张,一定要遵医嘱.孕妇绝不能全身用药,只能采用局部治疗.常用的一般为b类和c类抗菌类药物,如克霉唑栓、达克宁、凯尼丁、伊曲康唑等.
滴虫性阴道炎
传染渠道:性传播或通过浴具、厕所、衣物、器械、游泳池等间接感染.
症状:白带增多呈泡沫状,外阴瘙痒;常伴有尿道口感染,引起尿痛尿频甚至血尿.
危害:可上行引起宫内感染.
阴道炎治疗原则:最好采用局部治疗,用药前,有时需要先冲洗阴道,这样可以加强药物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但这种冲洗最好是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来完成,不可在家进行.常用药物有甲硝唑等.
阴道炎要伴侣一同进行治疗,否则,很有可能通过房事再次感染;并注意每次换洗的内裤均要进行消毒,最好是采用单独的器皿与其他衣物分开清洗,用消毒剂浸泡或煮沸消毒,并放在日光下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