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的分类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那么肝腹水待地可以分为哪几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肝腹水分为哪些类型
肝腹水分类一 漏出性肝腹水
1、肝腹水是肝功能失代偿的重要表现,无并发症的肝腹水为漏出液。一般为黄色或黄绿色,大多呈清亮透明,约1/4~1/3轻度浑浊。平均比重1.014以下。蛋白含量2.0~2.5g/dl。白细胞数一般为50~100/μ1,中性粒细胞<25%。葡萄糖<140mg/dl,淀粉酶<71su/l,乳酸浓度低于33mg/dl(平均约14.2 mg/dl)。ph为7.44±0.06,血-腹水ph梯度0.01±0.06。门脉压力也影响肝腹水蛋白增加。有证明血浆-肝腹水白蛋白梯度更能反映门静脉高压状况。另外,柏-查综合征、肝内小静脉闭塞、缩窄性心包炎等也可引起漏出性肝腹水。
2、低蛋白引起的肝腹水。肝腹水有时仅可出现在血清蛋白减低、其他肝功能试验均正常时,除因慢性肾炎或营养缺乏所致外,须考虑蛋白缺乏性胃肠病的可能。后者有时仅表现为顽固性中量或大量肝腹水,自觉症状很轻,易被忽视。因而对原因不明的肝腹水,应作胃肠x线检查,及核素标记的血清白蛋白或聚乙烯吡咯酮静脉注射后,测定粪内核素量,以确定是否为本病。
肝腹水分类二 渗出性肝腹水
1、肝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肝腹水为渗出性。由于炎症发生在肝腹水基础上,故sbp肝腹水有时可能表现为漏出性状,或中间型肝腹水,甚至其比重、蛋白糖和ldh含量与漏出性肝腹水相似,以致可能无鉴别诊断意义。其中肝腹水白细胞数和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是主要早期诊断sbp的指标。将sbp限定为白细胞计数>500,嗜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50%。嗜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25%,可排除sbp,而>50%则可确诊sbp。在有本病相关的临床表现的病人,嗜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在250~500,表示有肝腹水感染,而无症状者是否有感染存在,需要在12~24h内再行腹腔穿刺才能确定。肝腹水ph≤7.34,或血-肝腹水 ph≥0.10,加上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500,可获得即刻肝腹水感染的最高准确性。研究表明,传统的肝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0%~62%,如果以10ml肝腹水接种到培养皿瓶,其阳性率明显增高达63%~93%,并能缩短培养其阳性所需的时间。但有多达1/3sbp病例为假阴性的结果。sbp感染以大肠杆菌为主其次为肺炎杆菌、肠球菌等,但g+菌有增多的趋势。
肝腹水的病因分类有哪些?肝腹水最常见的病因就是肝硬化,特别是酒精性肝硬化。那么,肝腹水的病因分类有哪些呢?下面我们让这方面的有关专家给广大患者朋友们详细介绍下吧。
肝腹水分类三:
1、心血管疾病: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 心包炎(如渗出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瘦型克山病
2、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肝脏肿瘤
3、 肝脏血管疾病: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门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4、 低蛋白血症:乳糜性腹水 甲状腺功能减退 梅格斯(meigs)综合征
5、 肾脏疾病:慢性肾炎肾病型 肾病综合征 营养障碍性腹水
6、 腹膜疾病:腹膜炎:如渗出性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膜炎、肺吸虫性腹膜炎、播散性红斑狼疮性腹炎、胆固醇性腹膜炎、肉芽肿性腹炎
肝腹水的病因分类有哪些呢?肝腹水的症状倾向于长期(慢性)的形式存在而不是短期(急性)发作,最经常发生于肝硬化,特别是酒精性肝硬化。小量腹水通常不引起症状,但大量腹水可引起腹部膨隆和不适,出现呼吸短促,医生叩诊时腹部呈浊音。大量腹水致腹部紧张或突出。某些腹水病人,关节因水分过多而肿胀(水肿)。
肝腹水的分类很复杂,但我们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肝腹水的分类,有助于对肝腹水进行合理的治疗,所以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上信息。